我班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叫瑜瑜。其他都很能干,就是吃饭特别得慢,每天总是吃到最后一个,别的小朋友都到室外玩了,可她还在慢吞吞地吃着。那天瑜瑜的妈妈跟我说:“老师,我跟她说好了,
家园共育,做好沟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如何沟通,有时还是会困惑我们的老师们。目前,我们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增多,沟通渠道也不少,
我园自2000年开展“绿色教育课程研究”实验,构建以“主题”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以来,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对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老师有所帮助。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父母身边来到老师身边,从个人小王国到小朋友中间,一切都在悄悄改变。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以个人能力处理周围的事务和人际关系。
“你们的孩子今天打人了。”“他今天吃饭不太好。”......类似这样教师在幼儿家长接孩子时,向家长告状,诉说幼儿一天犯下的错误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我认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
当孩子入园了以后家长除了不叫关心孩子吃吃喝喝的问题,还有就是关于孩子在幼儿园的所受到的教育,幼儿园了每天都让孩子学一些什么,怎样教给孩子,孩子是否也喜欢这些内容呢,那现在就来看一下吧。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