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父母“双标”,孩子会逆反

行为心理

2024年04月13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双重标准”简称“双标”,是指对待人或事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做事双标令人厌烦,但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育儿时也常犯这种错,给孩子带来很大伤害。

  情绪化双标。面对孩子同样的表现,有些父母在不同的情绪状态时评判不同。比如,孩子考试得了90分,父母高兴时,就大加奖赏,父母心情不好时,就发火批评:“你怎么考的?那10分是怎么丢的?”父母赏罚无常,前后缺乏一致的评判标准,会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甚至让孩子觉得自己成绩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父母哄高兴。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孩子就可能把精力转到讨父母欢心上。父母应该赏罚分明,事前制订清晰的赏罚标准,对事不对人。情绪波动时要平复情绪,头脑冷静,按同一标准处理问题。

  对自己和孩子双标。这样的父母“高标准要求孩子,低标准要求自己”。比如,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吃零食,自己却贪吃油炸食品、甜饮料;让孩子早起早睡,自己却经常熬夜、睡懒觉。对自己和孩子标准不统一,容易让孩子内心不服,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不让我做,我偏做,让我做,我偏不做。家长表现不佳,又不思进取,会严重损害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正人者先正己,家长应该先管好自己,再教育孩子,这样才有说服力。禁止孩子做的,首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做;让孩子做的,也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家长如果在某方面与孩子一样表现不佳,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互相监督,一起努力,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同行的正能量。

  对学习和生活双标。有的父母在学习上对孩子高标准,在生活上却是低标准,吃得差,穿得差,不让孩子玩耍娱乐。这种双标会让孩子心生怨气,内心不爽;沉重的学业压力,得不到放松,让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父母要平衡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孩子吃好点、穿好点。玩耍娱乐既是孩子成长中的必需品,也是调味品,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高效学习。

  对不同子女双标。有两个以上的子女家庭,有的父母对自己喜爱的孩子要求宽松,对不喜爱的孩子要求严格。比如,小宝摔东西,父母看着还笑,而大宝摔东西,父母却又骂又打。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心理容易失衡,觉得委屈,缺少自信心。这种区别对待,会让他怨恨父母,怨恨那个被宠的孩子,亲情被仇恨所代替。家长应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如果小宝年幼确实需要更多的关爱,家长也要对大宝说清楚,及时安抚大宝的失落情绪,可以动员大宝一起关爱小宝,让他在与小宝的互动中感受到手足情。

  对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双标。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作比较。一提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只看到长处,而一提到自家的孩子,只看到他的缺点,甚至找不到优点。父母的动机是想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但这种不对等的比较,会让孩子越来越沮丧,自信心、自尊心严重受挫。家长要将横向比较变为纵向比较,把孩子的今天与昨天比,越比越进步;家长还要放大孩子的亮点,善待孩子的不足,多一些宽容与鼓励。▲

+1

来源:生命时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