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健康科普丨预防骨质疏松的优选食物——牛奶制品

养生保健

2025年08月25日

  文丨张蓉

  2025年6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快奶业纾困持续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座谈会,称“持续加强乳品消费的科普宣传,提高国民对饮奶有益健康的认识,引导企业规范执行新修订的灭菌乳国标,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扩大学生奶覆盖面。”

  2024年4月26日,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围绕“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主题,聚焦居民突出的饮食消费不合理情况,着力减少食用油、增加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消费等,加大针对性科普宣传,“建议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

  牛奶是补充营养的理想食品之一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含有近百多种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有酪蛋白、乳白蛋白、乳球蛋白和少量脂肪球蛋白,其中,乳白蛋白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大部分氨基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有助于维持人体生理功能。

  牛乳脂肪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易消化分解,不易在体内沉积,除提供机体能量外,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牛奶中的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具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调节血脂、消除疲劳的功效。

  牛奶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乳糖,除提供能量外,乳糖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也能改善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牛奶中包含了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大多数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大部分与有机酸结合以可溶性盐类形式存在,便于人体的吸收。每100克牛奶中钙的含量约为100~120毫克,由于与蛋白质相结合,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另外,牛奶基本包含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组成比例适宜,吸收、利用率高,经济又安全,是补充营养尤其是钙质的理想食品之一。

  骨质疏松症正威胁公众健康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可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性增加,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骼中的钙含量是动态变化的,从食物中吸收的钙经胃肠道吸收,由血液输送到骨骼,骨骼中的钙也不断从骨骼中输出,经循环排出。从婴幼儿到成人,钙在骨骼中沉积比输出多,成人则动态平衡,中老年流出比输入多,骨密度降低。成年人90%以上的骨量是在青春期结束前积累的,骨骼中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成年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出现。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00年5月~2003年10月间对在该医院常规体检的全部健康人群747例进行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男性在25~29岁骨密度达峰值,之后骨密度逐渐减低;40~45岁开始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17%,此后缓慢上升,65~70岁骨质疏松患病率急剧上升为63.64%。女性在45~50岁开始出现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12%;50~55岁患病率急剧上升为23.07%,65~70岁为74.19%。江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对南昌市10071名40岁以上社区居民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男性患病率为7.1%,女性为1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7至2018年对1500社区居民问卷调查及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男性骨质疏松为4.53%,男性骨量减少为67.79%;女性骨质疏松为23.47%,女性骨量减少为67.77%。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2018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0%;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据此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为7000万。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关节负重能力下降以及病理性骨折,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也增加了社会医疗成本和家庭经济负担。

  长期适量饮用牛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的钙沉积参与骨质的形成。在天然食物中,牛奶钙含量并非最高,有些食物钙含量高但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牛奶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易于被人体吸收。另外,牛奶中的赖氨酸可以增加钙的吸收,乳糖也可使钙的吸收量增加15~50%,钙、磷比例适宜,对两者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江西省人民医院对南昌市社区居民调查骨质疏松原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家族史、女性绝经多产次、中心性肥胖是骨质疏松主要危险因素,饮牛奶及合适的体重是骨质疏松保护因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调查分析也显示近似的结论,女性、高龄、高身体质量指数(BMI)、不运动、每周摄入奶量少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2021年发表的一份调查分析,重庆市1599名40岁及以上居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低骨量率分别为15.01%、45.65%。女性患病率(21.53%)高于男性(5.30%),饮用牛奶是骨质疏松低风险因素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在2016年3月~7月间,调查八城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1712人乳糖不耐受现况,乳糖不耐受者过去5年内骨折的发生率为5.9%,所有调查对象骨强度平均值水平偏低;乳糖不耐受者过去5年的骨折发生风险是无乳糖不耐受者的2.78倍。上海华东医院朱汉民教授曾对办公室工作的20~60岁1420人群的回顾性调查问卷和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每天喝300ml牛奶的人和从不喝牛奶的人相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喝牛奶的人群的椎体和髋部骨密度分别高出6~7%。

  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适量饮用牛奶对人体钙补充及预防骨质疏松、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是被公认的人体最理想的钙源。牛奶也是容易得到的补钙食品,其中磷、维生素D、氨基酸、乳糖等可促进钙吸收。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调查显示,全国平均钙摄入量仅达供给量的50%左右。儿童佝偻病以及老年人常患骨质疏松症,这是因缺乏钙和维生素引起的,通过饮奶来补充钙是非常便捷的选择。

  科学合理饮用牛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奶制品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全脂奶:经过灭菌后保留全部营养成分的牛奶,适合绝大部分人群食用。半脱脂奶:经过部分脱脂工艺处理,单位容积内钙含量略高,脂溶性维生素低于全脂奶。脱脂奶:经过部分脱脂工艺处理后几乎不含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很少,适合血脂升高人群。有机奶:相比非有机牛奶更加绿色环保。超高温灭菌奶:通过超高温杀死牛奶中的细菌,可以长时间在室温储存。无乳糖奶:适合乳糖不耐受症者食用。奶酪、酸奶:单位体积钙含量更高,适合乳糖不耐受者及不喜欢牛奶人群。

  牛奶营养丰富,但如果饮用方法不当,也会带来身体不适。因此饮用时注意以下几点:1、生牛奶在挤取、装桶、运输过程中可能被细菌污染,食用加工后的牛奶更安全。2、有些人空腹喝牛奶会导致腹泻,可在喝牛奶同时食用饼干、面包等食物。3、长时间贮存的牛奶容易被细菌污染,蛋白质也容易变性,最好不要食用。4、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少量、多次饮用牛奶,诱导肠道乳糖酶生成,逐渐适应。5、牛奶不可过量食用,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食用量控制在300~500克。

  其它预防骨质疏松的食物及方法

  除了牛奶,还有一些食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比如绿色蔬菜,但有些蔬菜中的草酸影响钙吸收,选择草酸含量少的蔬菜补钙效果好,如西兰花、油菜、芥蓝、小白菜、绿生菜、油麦菜等。大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石膏等物质,提高了钙含量,对乳糖不耐受人群而言也是不错的补钙选择。大豆制品还含有异黄酮,对更年期女性有益。另外,坚果类食物也含钙,可以适当食用。

  钙摄入不足是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还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生活习惯、民族、肥胖、遗传、有氧负重运动等。预防骨质疏松不能仅依靠食物补充和均衡营养,日常生活中适当负重锻炼、有氧运动、户外日光照射、作息规律等均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对已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作者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九科主治医师、老年医学博士)
       转自:千龙网

+1

来源:千龙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