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杨芳英)8月23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的意思是“去也”,表示炎热渐消,暑气至此而止。此时,暑气散,清风起,我们即将告别炎热天气,迎来天地澄清的凉爽初秋。处暑节气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呼吸道感染风险随之上升,慢阻肺(COPD)患者易因环境变化诱发病情急性加重。今日,长沙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欧阳辉提醒慢阻肺患者,抓住季节转换的关键期,做好健康管理,能减少不适、平稳度秋。
科学用空调,避免着凉风险
近期,“秋老虎”一直在发威,天气炎热少不了要吹空调。但空调使用不当易引发气道刺激,增加急性发作概率。因此,欧阳辉建议:
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保持室内恒温,避免进出时温差过大。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清除灰尘,防止吸入后加重气道炎症或肺部感染。
避免直吹空调,可搭配薄毯保暖,减少着凉可能。
保持湿度,缓解气道干燥
秋季空气湿度下降,干燥环境会加重气道黏膜不适,导致痰液黏稠。因此,慢阻肺患者需注意:
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控制在50%至60%(湿度计可辅助监测),避免过度干燥。
保持充足饮水,每天主动摄入水分,帮助稀释痰液,减少气道阻塞风险。
适度锻炼,避开早晚寒凉时段
规律运动能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欧阳辉建议慢阻肺患者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
呼吸训练:坚持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锻炼呼吸肌群。
全身运动:如呼吸操、太极拳、慢走、游泳(需有人陪同,避免疲劳),每次运动强度以不出现胸闷、气短为宜。
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穿上衣物,防止出汗后着凉。
调整饮食,兼顾润燥与营养
欧阳辉表示,秋季饮食需兼顾“润燥”与“补养”,帮助增强免疫力:
推荐食物:多吃银耳、梨、百合等润燥食物;搭配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菠菜、胡萝卜等含维生素的蔬果,强化体质、辅助抗炎。
禁忌食物:减少辛辣、油炸、生冷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气道或加重肠胃负担;过敏体质者需远离易致敏食材。
严防感染,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秋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期,慢阻肺患者需格外警惕: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如超市、商场),必要时佩戴口罩。
避免接触有咳嗽、咽痛、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减少交叉感染可能。
未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的患者,可咨询医生后及时接种,降低感染诱发病情加重的风险。
规范治疗,坚持长期管理不松懈
秋季病情易波动,欧阳辉提醒慢阻肺患者需严格遵循治疗方案,不可掉以轻心。
按医嘱坚持吸入治疗等药物治疗,切勿因症状暂时缓解自行停药或减药。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需坚持家庭氧疗,采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若出现咳嗽加重、痰液增多变稠、气短明显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初秋是慢阻肺患者病情管理的‘关键窗口期’,做好保暖、防感染、规范治疗等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平稳适应季节转换,守护肺部健康。”欧阳辉说。
转自: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