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重视结果,轻视孩子成长的过程,所以很多家长就有了速成心理。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谋划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网上有一幅图片,孩子刚呱呱坠地,身边就放了一个离高考还有X天的牌子。似乎孩子一出生,就立马走进高考考场,考上名牌大学。
欲速则不达 别让孩子成为“速成品”(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为了让孩子尽快赢在起跑线,家长们就着手准备,幼儿英语、幼儿数学、幼儿拼音、幼儿绘画、幼儿音乐等等。孩子还没有进幼儿园,幼儿园的东西都学完了。幼儿园学什么呢?赶快学小学的吧。就这样,孩子的成长变成了拔苗快长,孩子的生活都打上了“速成”的标签。
就拿阅读来说,不少家长也知道让孩子读名著的重要性,但读一本名著多费时间啊。怎么办?有“中外文学名著快读”啊。既省时又有效,一本名著变成了一页纸或几页纸,名句啊思想啊情感啊人物形象啊一个都不少。读这样的东西,几天就把几十部名著读完了!
正是家长有这样的心理,商家们就源源不断生产这些让孩子马上成才的“速成品”。这样的东西到处都是:一张图让孩子看懂XX,一本书让孩子精通XX,一个故事告诉孩子XX,等等。只要是让孩子快速提升成绩的东西,家长都喜欢,花多少钱也愿意。这也正中了商家的下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殊不知,这些速成品都是有毒有害的。就像曾经一段时间很盛行的增高神药一样,短时期是让孩子长高了,但里面添加的各种激素对人体是有害的。短期内没有影响,但时间长了负作用就出来了。可是,这些“毒品”已经吃进体内,再吐出来就难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的一个结果。如果总是盯着结果,让孩子马上就要成为什么获得什么赢得什么,结果必然是违背其成长规律。就像拔苗助长的农人一样,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收获的可能是自己不想要的。违背规律,必然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速成品哪一样不是廉价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