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七招听懂婴儿啼哭的语言

素质教育

2010年09月09日

啼哭,是婴儿独特的语言运动方式,又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婴儿的哭声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早在60年代中期,芬兰的科学家首先试用声谱仪分析人类的哭声,他们研究了一种称为“猫叫综合症”的神经系统疾患,患有这种脑部病变的儿童哭声酷似猫叫。
    
70年代,对声音的研究有了比较精密的仪器。危地马拉一位儿科医生莱斯特利用电子计算机来研究有关儿童哭声的疾病。他测量并记录了营养不良及正常的婴儿哭声的声调、和音、强音,啼哭的平均时间长度,两者进行比较,有着很大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又发现,不同婴儿哭声能提供用其它常规检查方法查不出来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线索。他指出,特定的疾患和不同的哭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音调变动过大,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不能调节喉肌活动,使喉肌处于痉挛状态等。这方面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对婴儿哭声的研究越来越细致深入。例如,有一种叫做“婴儿猝死综合症”的病,病婴的哭声在睡眠期间骤然发出,其音调较正常婴儿低得多,具有明显的类型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人们会从婴儿哭声的分析研究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为婴儿的保健做出贡献。

    
啼哭作为婴儿的独特语言,是用以表达他们的情绪和要求的,父母对此应该有所了解。当胎儿刚离开母体来到人间,“呱呱”的啼哭声象是在告诉人们;“我来了”,标志着婴儿迈开了生存的第一步。正常新生儿的休息、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据统计,正常新生儿每天约睡17~20小时。清醒而保持安静的时间为2~3小时,清醒而伴有活动的时间约为1~2小时,还有大约1小时左右则是哭的时间。

    
父母要学会从婴儿特有的语言——啼哭中,辨别婴儿在“说”什么:是尿布湿了,还是饥饿?是寒冷,还是疼痛?以及是否在锻炼自己,做肺部呼吸运动?……

    
下面是对婴儿哭声的几种分析: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