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后,教育问题又引发热议。现实中,很多家长太急功近利,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他们的成长。下面小编和你一起来盘点那些家庭中的教育误区,你中枪了吗?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们该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还可以和表哥再玩10分钟。”在时间到之前你应该做好离开的准备,把东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完别。
如果不是培养专业的运动员,没必要孩子还没学会走路你就让他上山下海;如果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没必要非要让孩子从小开始学琴,还非得考出十级为止,幸好很多考级只有十级,要是有100级,我估计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去考。
现在,父母在孩子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可是,有些父母因为不是很懂得教育孩子的技巧,常常以孩子难以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不仅取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得越多,孩子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女的性别差异大,父亲参与的越多,越能与母亲互补,弥补女性教育的偏颇。
调查显示,我国由祖辈照看和监护孙辈的家庭约占16.7%,大城市比例更高。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将近一半。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建构儿童的健全人格。下面这这十句话可能会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毒药”!
老一辈常说“小苦不吃吃大苦”,认为孩子从小吃点苦是好事。可如今,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慢慢转变为“再苦不能苦孩子”。许多年轻爸妈嘴上说“不娇惯,不溺爱”,但一看到孩子稚嫩的小脸、无辜的眼神,就又狠不下心了。
近日,一部《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引发观众收视热潮。剧中,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全家展开了一场教育大厮杀,而剧中揭露了很多问题,如重点小学或就近入学的择校问题。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他需要爸爸妈妈教会他如何生活,包括技能和经验,以及在社会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但孩子在接受教育时,父母的施教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接收程度,这也往往被父母忽视了。
都说父母是宝宝的启蒙老师,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在你面对宝宝的时候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宝宝,所以在面对自己的宝宝的时候一定是要起到积极作用的一面的,不要因为你的一时疏忽影响到宝宝的一生。
很多时候,爸爸工作忙,所以妈妈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更多一些,其实在教育孩子上,爸爸所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有很多事,爸爸比妈妈更能胜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更适合爸爸和孩子做的都是哪些事吧!
“你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有爸妈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和孩子说诸如此类的话。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分清哪些话宜说,哪些话不宜说,要善于用浅显的语言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够少走弯路,用最快捷、最少吃苦的方式,走向成功大道。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家长们,难免会有做的不妥当之处,现在就来看一看,你是否有把这些想法塞给孩子?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