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通过亲子训练方法创造幼儿思维能力

智力开发

2014年07月10日

 

训练时机:周末的公园,公交车上,晚饭后休息时间,接送孩子的途中,散步时…… 

训练要领:开始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多想想,渐渐地越来越快。 

开始的时候答案慢慢展开,多提示,渐渐地让孩子更多地越来越独立思考。 

集中思维训练 

训练目的 

集中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安静深入地思考,孩子的思维兴奋点常常得到刺激能够形成某种思考习惯。另外,通过恰当的集中思维调节也可以激发和提高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浅显易懂的经典谜语 

1.大眼睛,宽嘴巴,咕呱咕呱爱说话,捉虫能手就是它。 

(打一动物:青蛙) 

2.天上挂银河,数呀数不清,白天看不见,夜里亮晶晶。 

(打一天体:星星) 

3.身穿绿布袍,头戴黄草帽,风来点点头,朝着太阳笑。 

(打一植物:向日葵) 

4.胡子两边翘,开口喵喵叫,夜里走路不带灯,捕捉老鼠不睡觉。 

(打一动物:猫) 

通过不断给出条件,猜猜妈妈心里想什么,让答案越来越少 

“猜猜看,我在想一样东西”——答案太多了,孩子一定答不过来。 

“这个东西,冬天才有”——吃的?穿的?用的?也很多呀! 

“凉凉的,白白的”——这个概念将答案减少了很多,但可以是很多东西。 

“从天上掉下来的”——雪。毫无疑问,孩子答对了。但还可以继续。 

“六角形的东西”——哈哈,是雪花。

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目的 

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创新。通过此项训练,可以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在以后遇到问题时,能够拥有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答案的思维。由于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年轻妈妈要以“变”来吸引孩子的好奇心,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 

给孩子一件物体,从多角度入手,引导孩子说出更多用途 

比如:水的用途。 

也许孩子的答案是:洗手,洗脚,灭火,养鱼,喝水等等…… 

比如:铅笔可以做什么用?答案当然越多越好。 

也许他的答案是:写字,画画,做缠线的线轴,当尺画直线,为蚂蚁钻洞,上面绑上绳子可以当鞭子用…… 

(事实上答案可以更多) 

词语连龙,妈妈和孩子各说一词,首尾相连 

月亮-亮光-光彩-彩云-云朵…… 

小朋友-友爱-爱好-好坏-坏人…… 

幼儿园-园长-长大-大小-小孩…… 

让孩子尽可能说出形状相似的物品 

 

足球、太阳、灯泡、鸡蛋、鸭蛋、西红柿、肉圆、汤圆、苹果、桔子、橙子、棒棒糖、十五的月亮…… 

书、电脑、瓷砖、电视机、窗、门…… 

让孩子尽可能说出相似的颜色 

在什么地方出现 

红绿灯、小印章、红衣服、红苹果、彩虹、红头绳、红皮鞋、小红帽、红喜字……

叶子、黄瓜、青菜、草地、迷彩服、青苔……

反向思维训练 

训练目的 

对4~5岁的孩子进行反向思维训练,主要在于帮助孩子从小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判断事物。让孩子知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开展反向思维教育,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并能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对孩子今后学习数学有特殊意义。 

引导孩子说出 

一些简单词语和句子的对比 

冷与热、多与少、大与小、高与低、南与北、东与西、黑与白、天与地、厚与薄、加与减、乘与除、长与短、宽与窄等;这一堆水果比那一堆多,那一堆水果比这一堆少。 

锻炼孩子对反向思维中的 

构成要素进行整合 

“这是毛毛的爸爸,可毛毛不是爸爸的儿子。”在这种反向思维中,明明是可逆的东西却显得不符合逻辑,所以这就需要孩子对反向思维中的构成要素进行整合,最后确定毛毛是个女孩儿。这种反向思维在孩子将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用处非常大。 

一个比较简单的典型训练 

问孩子:“你有哥哥姐姐吗?” 

孩子回答:“我有小飞哥哥,阳阳姐姐,还有……” 

家长再问:“那你的哥哥姐姐有弟弟吗?” 

孩子摇摇头说:“没有。” 

家长再问:“那你是哥哥姐姐的什么人呢?” 

孩子会说:“是他们的弟弟。” 

家长就问:“那他们有弟弟吗?” 

孩子说:“有啊!” 

“那是谁呢?” 

“那就是我呀!” 

转化句型 

“明明从橱柜里拿走了一个苹果”,家长引导转化成其他句子——“橱柜里的一个苹果被明明拿走了”,或者“明明拿走的一个苹果是橱柜里的”等等。

顺着孩子,反着教育 

比如,听完《龟兔赛跑》的寓言,孩子会说:乌龟真笨,本来就跑不快,还要和兔子赛跑。如果这时家长说:瞎说,是兔子太骄傲,所以乌龟先到了终点,所以你要记住好好听父母讲故事。这样,孩子对于父母讲的故事可能会失去兴趣。如果父母说:好孩子,你说得有道理,兔子因为一时大意才被乌龟落下了,如果它没有睡过头,乌龟怎么也赶不上它。所以,不能希望人家睡过头,才去赢人家。这样,孩子对你以后讲的故事肯定会兴致勃勃,问个不休。 

侧向思维训练 

训练目的 

一方面锻炼孩子左思右想的好习惯,也锻炼孩子解决问题善于变通、善于创新的能力。 

脑筋急转弯 

“在一只锅里炒红豆和绿豆,炒完后往盘里一倒,一边是红豆,一边是绿豆,这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从红豆和绿豆是怎么一下子分出来入手思考这个问题,但如果侧向从豆的数量来考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家长告诉孩子“因为锅里只有一粒红豆和一粒绿豆”时,孩子就多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所以家长不妨多找一些简单的脑筋急转弯问题给孩子做做—— 

1、发挥一下想像,大象的左耳朵最像什么?(右耳朵) 

2、小华在家里,和谁长得最像?(镜中的小华) 

3、什么蛋中看不中吃?(脸蛋) 

4、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傻瓜)   

5、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泥人) 

6、鸡蛋壳有什么用处?(用来包蛋黄和蛋清) 

7、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呢?(小明) 

8、你知道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得越高?(温度计) 

9、三个小朋友各买了一双相同的鞋,为什么他们穿的鞋还是不一样?(刚买的鞋还没有穿呢) 

10、马路上什么最多?

+1

来源: 作者:王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