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
播放一些乐曲,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和孩子一起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并模仿不同动物的形态、动作。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丰富但不很长的乐曲,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触摸、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轻柔的段落摸摸小脸,轻快的段落点点小鼻子,舒展的段落伸展双臂,活泼的段落跳跃、快跑,安静的段落躺在妈妈的怀中……通过一系列的体态活动,增加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的音乐感受力。
画音乐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纸和笔,让他把听到的东西画出来并涂上颜色。这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无论孩子画的是什么,都应当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收获欣喜并获得成就感和表现的欲望。
配乐朗诵
选择适当的乐曲,让孩子挑选喜欢的童谣或诗词,进行配乐朗诵。刚开始妈妈先有表情地读给孩子听,然后鼓励孩子自己朗诵。注意要选择乐曲而不是歌曲,因为歌词会干扰朗读。乐曲的每一句最好不要太长,如果能与诗词中的句子划分一致就更棒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体会音乐的“呼吸”及乐句、段落的划分,体会到音乐与语言的联系。
讲故事
妈妈讲一段孩子喜欢听的故事,让孩子自己选择一段适合的音乐,妈妈将音乐的情绪与故事结合在一起来讲,为了配合音乐,妈妈可以将故事进行改编。然后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妈妈选择音乐,由孩子来讲故事。这样能增强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