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代表建议在中小学强化“生命教育” 避免伤害他人或自身

观察

2020年05月27日

  据亲贝网小编了解,在日本,在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这件事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日本的幼儿园、小学的院子里,一般都会种一些蔬菜和花卉,教室里还有养一些昆虫、小鸟、小兔子等小动物。学校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接触生命、感受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去尊重生命,哪怕只是一株植物。

  国内生命教育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不好的现象。不论是中学生虐猫、还是校园暴力、或是学生杀母,都没有重视生命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从科学理性的教育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继而尊重生命,树立对珍视生命的价值观,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生命教育这一课,希望学校能给我们的孩子补上。

  近日,两会期间关于生命教育的提议,成为热议话题:研发生命教育课程教材,并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建议,研发生命教育课程教材,并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他认为在现行课程中,中小学品德、体育与健康均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等课程内容。但现阶段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生命教育系列性知识体系和结构。如果中高考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考查,就能引导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其高度重视。

  近年来,未成年人弑亲案件、校园欺凌事件、未成年人自杀及违法犯罪案件等多次被媒体曝光。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例和问题的背后,既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安全自护等方面教育缺失的体现,更有生命教育亟待补课的警示。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加强生命教育可以避免未成年人伤害他人或自身。

  尤立增代表的这一建议,对学校强化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大好时机。教师和家长可以借机教育孩子不仅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护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自然界。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饮食、锻炼身体、趋利避病的良好习惯,保持生命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至于生命教育是不是要编写教材,是否要单独纳入课程体系,或者在中高考进行考查,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当前,中小学生课程除了国家课程外,还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如果再把生命教育当成一门独立的课程,势必会增加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事实上,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不缺失,相关内容已融入了日常教育过程的诸多方面,同时积累了很多有效经验。比如,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8年还开展了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不少省份如黑龙江、湖南、上海、云南等地,也颁发了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指导性文件,等等。

  尽管生命教育很重要,但不一定要以课程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生命教育重在体验。比如,教师不妨以这次疫情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让学生探究疫情是怎样爆发的、如何控制疫情等方面的知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生命教育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除了课程化的教育方式外,设计科学、针对性强的家庭教育和更大范围内的其他社会教育方式与内容,其效果并不比课程化教育差。

  参考文源网络侵可删仅用于交流非商用

+1

来源:亲贝网整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