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利院工作的“独臂爸爸”不仅细心照顾孤残儿童,还捐款数万元。鞍山市儿童福利院医护科副科长、特教老师朱振峰荣获“辽宁好人荣誉称号”。
朱振峰出生在葫芦岛市的一个小山村,3岁时因一次医疗事故失去右手。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境贫寒,尽管如此,朱振峰从没对生活失去信心。200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科技大学。2006年大学毕业后,朱振峰主动选择了到儿童福利院担任一名特教老师,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0年,认真履行着做老师、做家长、做朋友的每一份责任。
在儿童福利院的教室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朱振峰一“手”抱起一个孩子,两个孩子欢笑着喊:“爸爸。”虽然他右手的袖口处空空的,但有力的臂膀却牢牢抱紧了孩子。孩子们都喜欢与他在一起,喜欢让他抱。他经常放下这个孩子,还要抱那个孩子,对于只有一只手的他来说,经常会把胳膊累得酸痛,但他却从不抱怨,因为他觉得只要孩子开心自己就快乐。
由于家里只有朱振峰一个人挣钱,母亲还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每月医药费就得几百元,为了省钱他和母亲曾租住在农村,但在孩子身上他却从不吝啬,经常给孩子们买一些学习用品,给上学的孩子一些零用钱,少则十块二十块,多则上百,每个寒暑假他都会在孩子身上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有的孩子看见别人有压岁钱很是羡慕,他就拿出100元钱给他作为压岁钱。有的孩子听说烤肉好吃,他就把孩子带到烤肉店,自己舍不得吃看着孩子吃。有个孩子要被外国友人领养,却没有去过千山感到很遗憾,朱振峰就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门票带着孩子们游千山……
他热爱他的工作,更热衷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4月他再次来到母校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5000元钱捐给科大十名特困大学生。通过他的协调,市民政局也向科大捐赠了大量图书与1万元助学金,并正式成为“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2014年朱振峰在报纸上看到一个研究生患了尿毒症,父母靠摆“空菜摊”来帮孩子筹钱看病,朱振峰不由得想起自己考上大学时因没有学费而抱着冰果箱走街串巷卖冰果时的情景,于是他来到菜摊前送去了500元钱。
几年来,朱振峰向社会和孤残儿童捐赠款物达数万元,这对于一个每月只有三千元收入的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