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及生乳供应商现代牧业5日对外宣布,继2014年底在北京面向普通消费者推出巴氏奶之后,公司将考虑在南方牧场新建巴氏奶生产线及酸奶生产线,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牛奶的需求。
暂无生产奶粉计划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牧业2012年将自有品牌牛奶推向市场并连续三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现在自有品牌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比例也保持了逐渐增长的态势,为此,现代牧业计划在各地牧场安装加工线。“低温奶和酸奶生产线已经在塞北牧场投产,今年将在南方牧场增加低温奶和酸奶生产线,产量将会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实现酸奶和低温奶同时发展的目标。”高丽娜说。
此前,外界曾猜测现代牧业会进军奶粉市场,对此,高丽娜表示,暂时没有生产奶粉的计划,而是集中公司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最高品质的牛奶,高丽娜亦认为低温奶市场是国外奶企无法抢占的。“现代牧场规模化养殖最大限度保证了奶源的优质和稳定,作为最接近生牛乳、营养价值最高的奶制品,巴氏奶产品上市即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下一步,公司将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继续增建巴氏奶生产线,并陆续在南京、上海等市场推出。”
科学发展规模化养殖
如今,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上市,作为全球首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现代牧业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投资规模化养殖,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论是对中国发展大畜牧业,还是对发展现代农业,都有着方向性的意义。而随着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多,现代牧业的模式也会更加清晰地被外界所了解,最终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高丽娜说。
规模化养殖需要哪些支持?高丽娜说,“现在大家都很关注规模化养殖出现的污染问题,社会上有些人一提到‘规模牧场’就会和‘污染’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一种习惯性联想。现代牧业每个牧场都投资4000万元左右配备完善的粪污处理系统,在保证环境的同时,实现循环经济。牧场规模不在大小,最重要的在于严格的过程控制和体系化的管理。”
具体到政策方面的支持,她举例说:“在牧场建设前就要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可以在配套用地、资源配置、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引导和规范,既保证奶牛养殖的硬件设施和技术,也考虑好养牛场与社会社区、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
推动奶牛防疫规范
据了解,现代牧业利用自产原奶生产自由品牌牛奶产品,实现从挤奶到加工全过程2小时内完成,在安徽省五河县10万亩优质草场的引入,更是实现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一体化的模式,成为中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引领者。
截至目前,现代牧业在全国八个省份共建万头规模奶牛养殖牧场25个,奶牛存栏数超过20万头,日产高品质生乳2700多吨,泌乳牛平均单产28公斤以上,成乳牛年单产已超过9吨以上。
作为“万头牧场”的倡导者,现代牧业如何做好防疫措施?高丽娜说,“为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为行业解决防疫危机、为社会解决环境危机,是规模化养殖企业不可推卸的三项责任,在这些方面,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近年来,国内企业都非常注重从国外学习经验和技术,因而防疫的整体水平在逐渐提升和改变。”
高丽娜透露,在最近召开的人代会上,诸多同行共同提交了提案,携手推动奶牛防疫规范的建立。“研究其他国家的经验,参考他们如何解决难题,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养殖行业发展,具有可行性的奶牛防疫规范,以妥善解决规模化养殖的后续问题。”
对于中国奶业的未来,高丽娜显得信心满满。“以前曾有人说,三聚氰胺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好牛奶,实际上这几年经过政府的指导、企业的努力,特别是监管政策出台以后,现在不会再出现三聚氰胺事件了。现代牧业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这类国际奖项,实际上也代表一个行业、一个国家重新受到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