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幼儿园老师的精神或肉体进行伤害、通过‘闹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提供虚假信息获得园位的……如有上述情况,园方可以无条件劝退或除名。”恰逢开学,一则“幼儿园无条件劝退细则”的帖子在微博和一些幼教论坛上热传。这是广东一家幼儿园园长根据自己日常工作有感而发的“内部”指导性做法。
想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幼儿园就学环境,你怎么做?有人“货比三家”,有人走关系让老师对孩子多照顾。营口一位家长的做法让人瞠目结舌:他投入千余万将女儿要就读的幼儿园买下来了。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位为女儿买下幼儿园的老板,他说,主要是为了让女儿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儿子,你们今天上课学了什么呀?”或是“你今天学会哪个字呀?”……每天放学,总会有不少家长在见到孩子的第一句就问这个。甚至于,不少家长会问老师,“我看见有些幼儿园已经开始教写字了,为什么你们都没教我的孩子写字呢?”
"德"即是指人道德品质行为的一种表现。幼儿德育就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通过幼儿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与环境所需的品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幼儿教育,从主体教育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幼儿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以幼儿教育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幼儿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幼儿教育主体作用来展示幼儿主体人格。
浩浩妈告诉记者,她儿子有一次和和朋友做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结果他们因为争当奥特曼而打了起来,还把小朋友的头抓破了。放学的时候都被老师批评了,让他去道歉,他坚决不去,还说小朋友是怪兽该打,浩浩妈一时生气便打了浩浩。像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早教。通常误区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早教就是教给孩子什么东西,比如有的采用双语,其实只是提供一种语言环境让小朋友能够感受不同的语言刺激而已,家长就认为是在教给孩子英语;
孩子穿的校服明明还新得很,也挺合身,可开学之际,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南奥实验幼儿园又给学生发了4套和往年一模一样的校服,而且校方说每年都要求买,那4年下来就要买16套校服?家长觉得这既浪费又不利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
又到一年入园时。如今想让孩子踏进幼儿园的门坎儿,还得先让孩子经历人生的第一场“面试”。实际上,并非中国如此,国外很多幼儿园也有“入学考”,一些顶尖幼儿园的面试还更苛刻。近日有新闻爆出,美国一些顶级幼儿园的录取率为5%,低于哈佛大学6.9%的录取率。
最近有一则“把儿子当女儿养,养成同性恋”的新闻充斥眼球。原来,21岁的大学生小宇觉得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令他困惑的是,父母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家庭关系迅速僵化。
现在的独生子女对于每位家长来说无疑都是“掌上明珠”,在“娇生惯养”的成长环境下,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以至于使家长变得尴尬,对于孩子的脾气及负面情绪,家长深感“力不从心”,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又怕孩子“受委屈”。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起到重要作用。幼儿礼仪不是单一的,具有多样性,幼儿公共场所礼仪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是礼仪教育的基础,为此,应营造幼儿公共场所礼仪的氛围,正确实施开展幼儿公共场所的教育活动,遵守幼儿公共场所礼仪教育的要求。
少儿经常听到这些话,就会进行模仿,继而成为个人熟悉而自然的语言。不卑不亢地说“不”也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通过观察与实践,孩子会逐步理解到采用适当的态度,即使拒绝也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礼仪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中国人讲究文明礼仪,注重礼尚往来。无论是居家还是接待客人还是拜访做客,都要讲究文明礼仪。那么,幼儿家庭礼仪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呢?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