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勇气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当孩子第一次伸出小手抓握东西,当孩子第一次承认自己做错事情,都是他们内心充满勇气的表现。只有获得勇气,孩子才能更好地感受和面对世界。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气氛是能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5种家庭气氛是家长们要注意的。
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长大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
近来有新闻报道,一个小学生因为跟爸爸说不想去上学,被爸爸批评了几句,就从20楼跳楼坠亡。类似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有的孩子是因为不想写作业,有的是被老师批评或罚站,最终选择了结束生命。孩子心灵如此脆弱,家长难逃责任。
初为人父母的80后家长对自己宝贝有着较高的期望,甚至将孩子当做自己的翻版培养,为此在孩子出生后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兴趣培养项目、用成人定势思维来规范宝贝的行为。
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做父母的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教氛围,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身心健康地成长。可是,中小学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又可能很容易犯一些禁忌,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来看看这六个禁忌。
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年轻父母往往趋于理性,着眼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智力开发等;而老人,是趋于感性的,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没太理会这些做法对孩子是不是弊大于利。因此,隔代教育的矛盾自然是一出接一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可如今,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却极少关注孩子是否关心、乐于帮助他人。想要孩子关心他人、有礼貌、负责任,父母该怎样做?该项目负责人理查德·韦斯布尔德提出了5点建议。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