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袁毛毛) 随着11月26日“全国心力衰竭日”的临近,心血管疾病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白玲教授,以进一步了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并提升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和关注。
心力衰竭,又称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也是目前心血管领域未被攻克的堡垒。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治疗负担。”白玲教授介绍,我国每年有大约有300万新发心衰病例,在25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更是高达1210万人,即每100人就有1.1人发生心衰,心衰已成为我国当前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白玲教授介绍:“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因素都会导致心肌结构、心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心衰。心肌损害和负荷过重是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此外,感染、心脏病变加重、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治疗不当、药物因素、肥胖等也是导致心衰的‘帮凶’。不仅如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心衰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也会给治疗增添一定的难度。”
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少尿、下肢水肿等,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导致其症状和体征有所不同。根据心衰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临床上左心衰较为常见。左心衰是以肺淤血和心脏排血量不足为主要表现,右心衰则以体循环的淤血为主要表现。此外,左心衰还可引起右心的负荷加重,继而出现右心衰,最终导致全心衰。
白玲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心衰患者持续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然而心衰患者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和随访。一是过度重视,造成自身精神负担加重,进而引发心理问题;二是不够重视,药物依从性差、自我监测不及时或者错误地认为无症状就不需要就医;还有一部分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服药不理解,药物剂量和副作用不清楚等。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低、死亡率高、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白玲教授强调,“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每经历一次心衰加重事件,心功能就很难再恢复到上一阶段,呈断崖式进展。因此,心衰一旦确诊,患者一定要应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进行规范治疗,治疗原发性疾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以期改善预后延长生命。”
目前,绝大部分心衰不可治愈。在临床上,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控制临床症状、预防病情恶化、减少再次住院以及降低死亡率,实现全面管理和综合干预。
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理解,临床治疗方案也在持续优化。多途径的药物联合治疗被推荐为优选策略。白玲教授指出:“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其他疾病,治疗相对复杂。同时,目前常用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涉及多重疾病生理机制,因此应采用多机制、多通路的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心力衰竭药物越多,患者的预后就越好。”
2022年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射血分数低于45%的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白玲教授认为,该类药用于心衰进展过程中既往未曾干预但发挥关键作用的NO-sGC-cGMP通路,改善心脏与血管功能,终点事件得到改善,开启了多通路治疗心衰的新时代。
最后,白玲教授强调了心衰患者需终身服药的重要性,并提醒患者不可随意停药,要遵医嘱服药,以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和反复发作。除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患者还应注意消除诱因、预防心衰复发,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监测和定期复诊随访也是关键,必要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只有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才能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临床结局。
此外,白玲教授也再次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科普宣传,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特别对于中老年人,更应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警惕性,加强对心衰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她建议公众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冬季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除了接种疫苗外,还应注意个人防护,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时做好防护并佩戴口罩,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但并非完全不活动,可以选择居家活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