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父母溺爱孩子十种形式 爱孩子却变成碍孩子

行为心理

2014年07月28日

 

现在,许多家庭都害"四、二、一综合症",即四个老人,一对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经常提醒和专家、学者一再忠告人们不要溺爱孩子,但问题并没有较好解决,溺爱仍然普遍存在。原因何在呢?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溺爱,分不清教育爱和溺爱的界线,掌握不了方法和分寸。

父母溺爱孩子十种形式 爱孩子却变成碍孩子

父母溺爱孩子十种形式 爱孩子却变成碍孩子(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研究人员在多年家庭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中总结出10种普遍存在的溺爱形式,介绍给大家,让年轻父母和爷爷奶奶们对照一下,以便具体地防止和纠正溺爱。

一、被家长溺爱的孩子概括起来有以下十种形式

1.给孩子特殊待遇,生活待遇比老人、父母都特殊,如吃独食,仅给他一个人独自享受;

2对孩子过分注意,全家人时刻注意他、关心他,亲戚朋友来了对他更热情,逗个没完;

3.有要求轻易满足,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有时没有要求也强迫供给,如追着喂饭、逼着喝水;

4.生活上旅途懒散,起床、吃饭、上学、洗澡、睡觉等所有事情都需要催促,孩子懒懒散散,没有兴趣活动,看电视时间过长;

5.“教育”上祈求央告,孩子犯错,家长从不批评,也不愤怒,只是一味的祈求、央告、叹息、数落,表现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6.家务上剥夺劳动,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不给孩子义务和责任,还嫌他越帮越忙;

7.病痛时大惊小怪,孩子摔倒了、跌破皮了、害病了、不吃饭了,全家人都惊惶失措,表现紧张,致使孩子骄气而懦弱;

8.包办一切日常事,剥夺孩子自我服务的一切劳动,全由家长包揽,使孩子没有一点独立生活的能力;

9.哭闹时适应顺从,只要孩子一哭闹,就无可奈何地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哭闹成了孩子要挟父母、祖辈的武器;

10.管教时当面袒护,家里人有管教,就有人出来袒护,或是背后帮孩子隐瞒错误和过失,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现场争论,致使孩子毫无是非观念,没有改正错误的意志力。

 

二、对照以上溺爱形式家长有以下七种表现:

父母溺爱孩子十种形式 爱孩子却变成碍孩子

父母溺爱孩子十种形式 爱孩子却变成碍孩子(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1.对孩子过分注意,全家人时刻注意他、关心他;

2.有要求轻易满足,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 3.孩子不对,家长很少表露出责备的神情;

4.病痛时大惊小怪,跌破皮了、害病了、不吃饭了,全家人都惊惶失措,表现紧张,致使孩子骄气而懦弱;

5.孩子摔倒了,立马去扶他,对孩子过于保护;

6.哭闹时适应顺从,只要孩子一哭闹,就千方百计去满足他的要求;

7.家里人有管教,就有人出来袒护,或是背后帮孩子隐瞒错误和过失,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现场争论,致使孩子毫无是非观念,没有改正错误的意志力。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