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规范家长教育行为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行为

行为心理

2014年07月10日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儿童的世界也不完全是一片净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压力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孩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提早察觉孩子是否正承受着心理压力;一旦孩子已经处于压力之中,我们还可以尽量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压力。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规范教育行为,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以真诚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形成安全感。要教育儿童,首先必须理解儿童。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师才能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进而热爱、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我们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平等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不管孩子们的性格、长相、能力、背景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地关爱每个幼儿,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师幼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用规范的教育行为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我们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还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三、用积极的评价发展幼儿的自尊感。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都希望教师关注与称赞自己,要求教师关心与重视他。我们要用赞赏的目光期待孩子,不吝惜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注意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橫向比较。教师在活动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的时机,引导幼儿快乐积极地活动。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四、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从事活动并通过活动而得到发展的儿童本身,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鼓励孩子从事那些能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和培养同情心的活动。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于幼儿的积极快乐地学习 

五、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自信心。孩子的能力感,是其自信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方面。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就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他也就想着去做好另一件事情。

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引导幼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教给他们一些自我服务的方法,让幼儿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心。同时认识了自己的能力,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干成许多事,对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和满足。 

六、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时间及空间环境,在集体生活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伙伴,进行自选活动。在自选活动中,幼儿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思想、无拘无束地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有自己作决定和自己提建议的机会,幼儿能够独立地解决难题。在交往活动中幼儿肯定、相信自己,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成就感、自信心,并且逐渐形成“我能行”、“我能做到”的心理意识。他们有了要好的同伴,就会跟同伴讲自己的心里的愉快或伤心,乐意把心理话说给好朋友听,并也会主动求助于别人帮助,使心情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幼儿在正常的交往活动中心情舒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事活动,性格开朗活泼,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也会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要用爱的甘露去滋润孩子的心田,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不断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使这些美丽的花朵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1

来源: 作者:王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