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500毫升、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出血量≥1000毫升。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高度重视。那么,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
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在分娩过程中,子宫需要通过强烈的收缩来止血。如果子宫不能有效收缩,就会导致血液无法排出,从而引发出血。
软产道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软产道受到过度的压力或撕裂,就可能引发出血。
胎盘因素:如果胎盘没有完全剥离,或者剥离后有残留,就可能引发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身体的凝血机制出现问题,无法有效地阻止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做好科学备孕(孕前3~6个月) 开始备孕前,应进行全面体检,及时治疗贫血、凝血功能疾病、肝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备孕期间,准妈妈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铁的食物,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
加强产前保健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胎儿过大。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应提前住院待产。
促进自然分娩 尽量避免无指征的剖宫产,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决心。相比剖宫产,自然分娩对子宫的损伤较小,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注重产后观察 产后2小时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要及时排尿,预防尿潴留。新妈妈产后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出血量增多、腹痛、头晕、冷汗、心悸、口渴、烦躁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少数产妇可能会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即产后24小时至42天内发生大量出血。尽快进行母乳喂养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技巧
保持休息:产后出血后,新妈妈们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饮食调理:新妈妈们应该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和豆类,以帮助身体恢复血液。同时,也应该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和咖啡。
心理支持:产后出血会给产妇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安慰她们的情绪,帮助她们克服恐惧和焦虑。
预防感染:产后出血容易导致感染,因此要注意预防感染。医护人员可能会给产妇使用一些抗生素和抗炎药物来预防感染。同时,产妇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干燥。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险的状况,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技巧,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生率并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