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稚园孩子的第二个家 宝宝入园父母需做哪些准备

入园准备

2013年09月26日

1

据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幼儿过早入学,可能影响到他日成长之后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过早入学的幼儿,在小学及中学阶段中,学习成绩会较差。

负责该研究的金贝尔博士指出,幼儿在4岁以前,不沦智力与体力都尚未成熟到可以适应学校生活和课堂环境。在该年龄阶段,幼儿需要的是家庭生活、父母的照顾。从长远方面着想,较迟入学,对儿童日后的心智成长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都较过早入学有利得多。

幼稚园是孩子迈进社会的第一步,它在孩子的整个学习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孩子学习与人相处、自理能力,更关键的是幼稚园担负着全方位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任务。于是,许多父母都会很用心地为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幼稚园。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一6岁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幼稚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为孩子选择幼稚园时,应主要看孩子在幼稚园中能否获得全面发展。为孩子挑选幼稚园,要多听听已入园的孩子父母的反映,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还可以向幼稚园老师了解情况。无论对哪一种情况,都不要忘记亲自去考察一下,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不顾路途远,不怕价格高,想办法进一级一类幼稚园。国家依据幼稚园的规模、设施、管理水平、师资水平、保教质量、卫生保健等全面评估,将幼稚园划分为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一类等,一级一类为最好。一级园虽然好,但也不是父母选择的唯一标准,父母应该综合考虑,路途远近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2)把学外语当做首选条件。但学习外语不是幼稚园的必修课。《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条件许可可以学,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不学,不是非学不可的。父母会说英语,孩子学习英语效果会更好;父母不懂英语,孩子学过后多半会忘记,效果不是很好。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幼稚园、小学的阶梯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学会更好,不学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3)追求特长教育。现在很多幼稚园都打出了特色园的招牌,如双语幼稚园,音乐、体育、艺术幼稚园等,他们所做的培养孩子特长的承诺也确实令不少父母动心。但这些特色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父母应慎重选择。况且,孩子全面发展的阶段,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能过早定向。盲目跟风、过多地偏重于一个项目必然影响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展,即使培养专长,对3至4岁的孩子也不能要求太高。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不能以技能技巧为标准来说好坏。

以下由专家提供的方法将方便父母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幼稚园。

(1)决定是全托还是日托。全托的孩子与老师相处时间长,感情更容易建立,会比较独立,系统学习的时间更多。如果家庭条件许可,父母也有时间照顾孩子,建议入日托的幼稚园,让孩子逐步适应幼稚园新环境。

(2)看路程远近。最好有校车接送,且车程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若孩子睡眠不足,再经舟车劳顿,会没有精神学习。

(3)看是否有活动教学。一活动教学是以孩子为中心,老师定主题,然后通过游戏、讨论或小组活动等形式,来启发孩子的创意,诱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父母可留意幼稚园的环境,教室里是否挂满了孩子们的杰作,是否设有家庭角、美劳角及其他启发孩子创意的因素。

(4)看教师的素质。幼稚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资历外,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尽责和有爱心,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以免产生“上学恐惧症”,影响成绩。父母只需到园内观察教职员是否和蔼可亲、言谈有礼,便可略知该园的教师素质了。每班师生的比例最好约在1:20,否则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需要。

(5)看环境及活动空间。幼稚园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情绪及性格培养影响很大。若幼稚园环境宽敞,老师和蔼可亲,孩子就能愉快学习,并培养出整洁、有礼的好品格。此外,活动空间亦很重要。孩子是活泼好动的,宽阔的活动空间能让孩子抒发情绪及精力,使身心健康发展。

注意园方是否将每周的饮食安排表提供给父母,幼稚园是否定期对玩具、餐具和其他用品进行消毒,孩子是否有自己专用的茶杯、毛巾,除了游戏、楼梯等设施安全外,还应重点考察门卫把关是否严格,接送孩子的交接班是否完善。

(6)听取口碑。选择幼稚园时,一定要听取亲友或其他父母对该幼稚园的口碑,这样会对心目中的幼稚园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为孩子选幼稚园要及早定目标,有了目标便要尽快准备,不能三心二意,否则苦了孩子,也累了自己。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