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庭礼仪教育 培养幼儿礼仪从细节开始

素质教育

2013年09月04日

1

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所以在礼仪卫生方面的教育,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比如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这些小小的细节等到以后就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的好坏了。在家里,父母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

1、仪容仪表

教育孩子穿戴要整洁,要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

2、行为举止

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方面提出要求。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教育孩子,站要站的神气,要避免无精打采、耸肩、塌腰,千万不能半躺半坐。走路要昂首挺胸,不能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还跑跑跳跳的,很不安全。

3、表情神态

教育孩子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与人交往要面带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掏耳、挖鼻、抓痒等不良习惯动作。

4、言谈措辞

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要求孩子做到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语言,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啰嗦重复。

值得强调的是,父母向孩子教授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了矛盾,不要恶言恶语,要抱宽容态度;要求孩子做到行为文明,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现在有很多的家长,都追求时尚,而且攀比的心理很重,他们会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很漂亮,但是在礼仪上却很欠缺。他们不懂得要教幼儿尊敬长辈。相反的,现在的状态是,大人都要迁就小孩子。我觉得,这样的风气得改改。我们家长要让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在家里,可以提醒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些事情,有客人来时呢,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让幼儿慢慢学会不撒娇,不淘气,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