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特殊地位,防止娇惯。孩子是家庭普通一员,家庭成员中,凡合理要求就应当满足,不合理要求谁也不能满足。在物质享受上不纵容独霸、占先心理,养成礼让的习惯。父母绝不要成为唯命是从的“大臣”,簇拥着一个骄纵的“国王”。那么独生子女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1)培养合群精神,防止独。由于独生子女总是和大人作伴,缺少同龄伙伴,容易形成孤僻、胆小等不良性格。因此,家长应有意创造条件,和邻居小朋友一起活动。这不但能增强体质,发展智力,锻炼运动能力,丰富口语表达,而且还可以培养团结、友爱、活泼、勇敢等品德。独生子女急需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人的敏锐感受性,适应社会共同的行为方式、规范和习惯。这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越早发生,进展越顺利。所以,帮助独生子女交几个好朋友,是家长一项特殊任务。
(2)培养劳动习惯,防止懒。让孩子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利训练脑、眼、手、脚的配合,训练手指细小动作,增强体质,能干有条理。全家一起进行劳动,还能沟通亲子感情,教会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将孩子置于普通家庭成员的地位,避免特殊,减少依赖防止懒惰,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体会劳动辛苦,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的勇气,锻炼意志,防止娇气。
家长还应着力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按时睡,按时起,按时锻炼身体,按时完成作业,不但要生活自理,还要求孩子和家长分忧。
(3)教育关心他人,防止自私。独生子女得到的是两代人的爱,如果总是承受过量的爱,家长从不要他爱别人,那么他就会滋长自私心理,只顾自己,对人冷漠。童年时如果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人,那么长大了也不可能必要时为人民作出牺牲,为事业献身的。所以,教育独生子女关心他人,非常重要。
要从日常小事开始培养,从身旁开始引导。父母如何在孩子生日时祝贺,也要求孩子在父母生日时学着祝贺;支持孩子看望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学习照料老人;鼓励孩子和同学交往,互相帮助;支持孩子为邻居为别人做好事。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培养他成为一个热心肠的人。
(4)服从真理、防止任性。诚然,孩子的任性和遗传特别是神经类型特点有关系,但是,后天家长教育方法起决定性作用。一个民主而严格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任性的克服。绝不迁就、忍让、屈从和姑息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教会孩子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成人的要求,要通情达理。不是要孩子服从成人,而是服从道理,以服从真理为荣。家庭成员都应如此。成人向儿童检讨自己错误和过失,是能够最强烈地打动儿童内心的一种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