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宝宝学会等待,就要对症下药!
做事条理性的专项训练:
针对:心智发育不成熟,弄不清做事顺序和事物内在逻辑性的宝宝。
怎样做:父母可以教宝宝一些做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经常对他说“别急,想清楚了再做。”父母可自己示范穿衣、穿袜、穿鞋的顺序,让宝宝体会其中谁先推后才方便;搭积木时,引导宝宝观察积木的大小形状,让宝宝自己体会先放哪块后放哪块,才能将积木搭得既快又稳;玩剪纸时,父母可教会宝宝去观察“哪一刀是剪断的一刀”,一旦宝宝学会了倒过去找失败的原因,学会有条有理地推想,急躁的毛病也就不治而愈。
动手能力专项训练:
针对:手部精细功能不足而发急的宝宝。
怎样做:父母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培养宝宝耐心的活动,来训练宝宝的手部肌肉部,提高其全身的协调性,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增强宝宝的自信,如拍皮球、穿袜子、检豆子、剥毛豆、扣扣子、系鞋带、刻纸和剪纸等,都是极好的训练。
有始有终的专项训练:
针对:做事半分钟热度、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宝宝。
怎样做:父母可有意识地收集宝宝以前的“半拉子”绘画和剪纸作业给他看,问他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如果仅此还不能触动孩子,父母也可以扮演这种做事有头无尾的角色给宝宝看,如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讲到一半父母就去做其他事,如果孩子来“批评”你,那么,趁此机会,你就可以告诉他做事有始有终的必要性。
礼貌的专项训练:
针对:给人任性无礼印象的宝宝。
怎样做;父母可有意识地带宝宝安静有礼地排队、吃饭等。所有的家庭成员、进入旋转门时如何依据先来后到的次序里贯而入、如何先行退出已经满员的电梯。亲贝网(http://yuer.qinbei.com)育儿专家指出,礼貌不仅是修养训练,也是耐性训练。父母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如何使等待变得有趣,如,排队时在队列里玩绷绳游戏和指套游戏,使等待的过程不那么枯燥。
延迟满足的专项训练:
针对:因即时满足和超前满足变得一点耐性也没有的宝宝。
怎样做:当宝宝索要糖果、玩具、漂亮衣服,或者要求与父母一起去游乐园时,不要马上答应他,可让他等待数个小时到数周,再满足他。延迟满足的时间控制,很有学问,一般要赶在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致完全下降之前满足他,不要过早,也不要过迟,而孩子对事物的兴致的维持时间,与他的年龄密切相关,宝宝越大,对同一件事的兴致维持时间越长。“延迟满足”虽然带来了一点挫折感,但让宝宝从小学会等待,也加深了他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
爱惜物品的专项训练:
针对:冲动之下乱摔玩具,喜欢拿周围的物品出气的宝宝。
怎样做:父母可有意识地通过实际行动劝导宝宝耐下性子、珍惜物品。如跟孩子一起修理摔坏的玩具,或用卡纸、木块、布帛自制玩具,等等。修理和制作玩具的过程,既培养了孩子手部的精钿动作能力,培养他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也是“爱惜物品”的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