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亲子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素质教育

2011年05月09日

所谓依恋,是指建立在宝宝与照顾者之间,一种深沉而久远的连结关系,主要在婴幼儿期发展。经由依恋的建立,照顾者会本能地提供保护以及教养,而宝宝则可获得足够的关爱、引导与支持,来建立安全的基石,并藉此良好地发展与成长。

依恋不但是生理现象,也是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层面的现象,它是经由人类百万年演化而来的本能反应,而且是一种双向性的调控机制,藉由照顾者的提示行为以及宝宝的相对反应来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并深远地影响着宝宝心智、身体、情绪、价值观等功能的发展。

亲密互动建立安全感

依恋关系主要藉由亲子之间的互动行为与互动频率而相互产生、建立,而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与了解,其中涉及最重要的生理机制,就是触觉系统的发展。

依恋藉由行为接触建立,其中又以碰触、拥抱等触觉行为为主;而触觉发展则主导了个体对于外来觉刺激的接受、解释与反应,一旦触觉发展出现障碍,就会明显地直接冲击依恋的正常建立与发展。

亲贝网(http://yuer.qinbei.com)育儿专家发现,将出生6~12小时的小猴与母猴分开,并分别提供两个“代理母猴”,一个是由铁线扎成并提供奶瓶的假母猴,而另一个则是仅有覆以毛质布料的假母猴,结果小猴会花较多的时间来攀附在布制的代理母猴上并建立强烈的依恋关系,显示觉剌激对于依恋的发展有着其重要的关键影响力。

一旦触觉系统失调,可能会造成宝宝对于触碰等触觉刺激产生错误的感受以及不适合的解释,甚至造成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调(如生长激素、肠胃激素等荷尔蒙分泌不足),造成宝宝反应的异常,进而也影响到照顾者对于宝宝的互动行为与动机,使得"双向调控机制"进入错误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依恋关系的良好建立与发展。

协助其他重要功能发展

除了藉由亲密互动来提供给脆弱的宝宝以安全感与保护等基本功能以外,依恋建立更提供宝宝其他重要功能发展的基础。例如:1.学习基础信任以及互惠功能;2.在安全感的支持下来积极正向地探索环境;3.发展自我调控能力;4.奠定自我认同的基础;5.建立有利社会的道德架构——包括移情同理、怜悯同情、良心道德等等认知;6.产生核心信念:包括对于自我、他人甚至生命等等的认知以及评价;7.提供对抗压力与创伤的防御能力。

此外,实验研究与追踪结果也发现,拥有充足且良好安全依恋的宝宝,在未来的生活与各方面的发展上,都会有较好的成就与发展,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的功能领域,表现特别突出,例如有:1.自尊的建立与发展;2.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发展;3.面对逆境的复原与调适能力;4.对于冲动的控制以及情绪的处理能力;5.建立长期友谊关系的能力;6.对于爸妈、长辈等权威对象良好应对与关系建立的能力;7.正面的压力调适技巧与能力;8.信任、亲密度以及影响力;9.移情同理、怜悯同情、良心道德等认知能力;10.学校行为表现以及学iM就发展;11.对于未来后代安全依恋建立的积极态度。

+1

来源: 作者:晓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