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长如何才能不在孩子面前产生自卑感

素质教育

2011年03月25日

许多家长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孩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还可以辅导他的功课,孩子觉得我妈妈真棒。到了三年级,有些题就辅导不了了,孩子就开始觉得妈妈笨了。有的家长要检査孩子的作业,孩子翻翻眼皮说:“您检査什么?您懂吗?”于是家长很惭愧,从此感觉低孩子一等。

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因为即使家长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可能对孩子的功课门门精通。孩子上了中学,特别是上了高中,你再辅导他,就可能“露怯”。你当年学的东西很可能是太浅了,或者过时了,甚至根本就是错的。于是家长就会遇到“不如孩子”的问题。

那为什么许多家长会有失落感呢?

首先是家长给自己的定位定错了。家长就是家长,不是孩子的老师。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是比喻的说法。辅导孩子功课,不是家长的分内之事,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老舍先生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最好注解了。拥有良好品格的家长永远是孩子最佩服的榜样,值得孩子学习。现在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比我强多了”,一般是单纯从知识角度考虑的,按

这种逻辑,学生也可以瞧不起所有的老师,因为任何一个老师也都只是他那个专业领域的行家,在其他学科,也难免冒傻气。如此,还有可尊敬的人吗?

还有的家长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在从属的位置。只让孩子专心学习,其他所有服务性的工作都大包大揽。觉得自己这辈子只能这样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学习看做是天下第一重要的大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围着孩子转。家长把孩子的位置抬上去,反过来又觉得低孩子一等。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不在孩子面前产生自卑感呢?我想,还是应该采取提高自己的办法,多读书学习,在工作上努力进取。虽说学习真正的目的应该是自我超越,而不只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如果你不断地进取,事业有成,孩子一定会用尊重的眼光看你的。

当家长不再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有自己驰骋的领域时,这种失落感会大大减少。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家长

也会由衷地高兴。再进一步想想,如果孩子总不能超过你,他能有多大出息?

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因为家长辅导不了自己功课就瞧不起家长,那是绝对不应该的。因为尊敬他人尤其是尊重父母是起码的人品。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孩子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父母,是时代给予他这样的条件,是理所当然的,社会就是要靠他们的超越向前发展的。这不应该成为孩子自大或家长自卑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是谁也没有权利拿自己的一点长处傲视别人。

若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家长不妨回忆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自己有点什么了不起,就在背后说身边的这个人怎么不行,那个人怎么笨,或者在家中采取比较专制的教育方式,从孩子很小时候起一贯用自己的年龄优势、身体优势、经济优势、权力优势傲视别人、压制孩子,当孩子长大了,体力、知识各方面都超过家长时,所作所为里面肯定会有家长的影子。因此,在自觉地进行终身学习的时候,更应该做到自尊和尊重他人,也教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

+1

来源: 作者:hongy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