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教你几招让孩子不怕打针

素质教育

2011年03月07日

一位家长在信中说道“一见到护士阿姨拿起针管,4岁的路路立刻开始嚎啕大哭。一边喊着:妈妈.我不打针,我不打针嘛!’’一边在妈妈怀里拼命挣扎。妈妈想按住他,却只能顾此失彼,不是挡不住他乱踢的小腿,就是挡不住他乱挥的小胳膊。结果路路哭得声嘶力竭,妈妈累得满头大汗.最后还是在另一位护士阿姨的帮助下,这个针才算打完。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怕打针的孩子呢?”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针对这个问题想全国的妈妈征集了锦囊妙计,下面就来分享一下:

  妙计1:我要做勇敢的小白兔

我家逗逗两岁半了,她以前也很害怕打针,可这次打预防针,她却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勇敢,一声也不哭。

这是因为,在打预防针的前晚,我拿出新买的小画册教小逗逗念儿歌,正巧里面有这么一首儿歌:“小鸭打针呷呷叫,摇摇摆摆满屋跑,花猫医生摇摇头,不妙不妙太糟糕!白兔打针不哭闹,趴在床上不乱摇,花猫医生点点头,妙!妙!是个好宝宝!”书上图文并茂,小逗逗一边看一边跟着我念,几遍下来,她已经会背了。我问她学小鸭还是学小兔?逗逗指指小兔说:“学小兔好乖!我不学小鸭!羞羞羞!”边说边用小手括睑蛋。“对!小逗逗真聪明,学勇敢的小兔!明天打针不哭闹,好不好?”“好!”

次日打针时,起初逗逗看到周围的小朋友哭声连天,泪珠也在眼里打转。我便轻声提醒她:“逗逗,要学勇敢的小兔!不学小鸭羞羞羞!”逗逗听了便拿出小手来羞,虽然还有一点担心的样子,但泪珠已经消失了。轮到她打针时,她果真乖乖地坐在我怀里,一点也不哭闹。儿歌的作用还真是挺大的。

  妙计2:带着玩具去打针

我家毛毛小时候,也和路路一样。打一次针,哭得满头大汗,我也累得精疲力竭。后来根据孩子爱玩的特点,我采取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我发现毛毛对那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趣的玩具非常感兴趣,常常是爱不释手。因此,我每次带他去医院打针时,都会带上一两件漂亮的玩具。到了医院注射室后,我便把玩具拿出来。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有时候我还会用这些玩具和孩子做一些好玩的游戏。这样不但减轻了孩子害怕打针的恐惧心理,而且使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在这种情形下给孩子打针便容易得多了。

  妙计3:宝宝长大了

以前,我儿子阳阳很怕打针。一听说去打针,就闹着连医院门都不进了。

后来我发现,儿子做了某件事后,只要及时给予肯定、夸奖、鼓励,他就会乐此不疲,听到别人说他长大了、懂事了,他就会更显出一副自豪的样子。

有了这个发现后不久,阳阳又病了,在护士给他打针前,我们不断地鼓励他:“阳阳过去小,怕打针,现在可不一样了,阳阳长大了,跟大人一样勇敢,打针算什么!”

果然,这一次打针的时候,儿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硬是没有流出来。我们赶紧夸奖他:“妈妈说得没错吧。我们的阳阳就是长大了,看他,多坚强啊!明天还要打一针,阳阳怕不怕?”

“不怕!”儿子的声音中,虽然仍带着些哭腔,但更多的是自豪和自信,他反复地说道:“我打针没哭!”以得到我们更多的表扬。当然,我们也没有让他失望。从那儿以后,给儿子打针不再是件难事了。

  妙计4:几粒糖果作安慰

我的女儿凡凡现在两岁零两个月。有一次去打预防针时,我知道打完针后还要服用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便灵机一动,说:“刚才医生说了,打针不哭的小朋友奖给糖果吃。”女儿果真乖乖地打了针,还一直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有糖吃?”等甜滋滋的糖丸到口后,她放心了。出去以后,还安慰别的小朋友说:“不怕,打完针有糖果吃。”

从那以后,毎次带女儿去打针,我都不忘记带上几粒糖果,作为安慰和奖励。而且我发现这一着儿不但解决了打针难的问题,连她以前害怕的一些事物,现在她也能主动去面对了。看来,在孩子面对难题时,拿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安慰和鼓励,有时也是很有用的。

+1

来源: 作者:fangyu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