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了解下一代,哪个成年人不迷惘呢?以前人说,父母跟子女有代沟的问题。现在问题显然恶化了:我们是住在不同的世界里,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彼此有着不同的欲望、恐惧和憎恶情况是不是很绝望呢?
不必如此。许多调查报告指出,现今年轻一代不单不比上一代“坏”,在好多问题上他比父母更合传统的要求,亦即是我们说的“乖”。下面列出的4点是父母最关心的。
1.传统价值。现在年轻一代比60年代的青年(即现在45~50岁的)更少反叛、更安心接受传统的价值及安排。这真是出乎我们意料。当年轻人不乖乖接受我们的意见或安排,我们便说他们反叛,却忘记自己是怎样走进60年代,那时我们分辨对错的标准在年龄:凡30岁或以上的人说的,都是错的。这才叫做反传统。
还有,当成年人以为家庭制度正在崩溃之际,年轻人却以家庭为荣,92%的人表明将来会结婚,98%的青少年说他们要有小孩子。
2.爱情与性。青少年的确比上一代更早有爱情与性的经验,不过也许只像昔日我们比父母更开放的情形相仿,不会更糟糕。调查报告还指出,他们跟我们一样,不喜欢跟父母学习性知识,80%说是“自己学会的”。下次看见黄毛小子跟小丫头搂搂抱抱,或在公共汽车上及快餐店做些旁若无人的举动,不必惊骇莫名,心胆俱裂。性开放甚至性紊乱的世界不是青少年造出来的,它是成年人放纵的产物,好多报告都指出青少年的性观念是从他们的父母或崇拜的人物那里学回来的,以平常心跟他们讨论性问题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渐渐放心来探讨这个令他们既兴奋又迷惘的问题。
3.学校成绩。这是大多数父母最担心的问题,而且以我们担心的原因来看,似乎大部分为人父母的都没有可能不担心下去的。原来望子成龙的心理已成了青少年求学时最大的压力源,一班中自然只有少数会在优等之列,其他成
绩是由平平到不满意,他们的父母都担心得很,但有两个现象可能会叫我们释怀:子女在校的成绩跟父母关心他的学业是成正比的;人的才能各有不同的特性及成熟期,不必要求他自小学便开始发力。
4.休闲活动。大多数父母都不满意孩子花太多时间看电视,同时暗自担心他们没有创造力。事实上,现代人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正在减退,而最叫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看书的时间增多了,要是可以选择(如家中新添一台电脑)青少年会把看电视的时间(69%)挖来用在电脑上。
孩子不是父母的影子或是上一代理想的延续,他们是一个独立又有自主力的个体;家有家规对培育一个有理想有纪律的小孩固然重要,一家之内你是当暴君还是做父母的角色却要分辨清楚。对中国人来说,父母给予孩子发展的空间总是可以加多一点的,这样你与他都会舒服一点,自由一点;而且不必担心,给孩子多点空间发展是不会坏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