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叫曹操,人家送他1头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呀,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曹冲称象之前,没有人向曹冲传授过这类知识,然而,曹冲却能将自己头脑中有限的知识运用于全新的创造过程,圆满地解决了现实的问题。可以说,这就是智慧。
智慧并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运筹能力,它与知识有关联,但它比知识更有力量。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只是去认识和掌握前人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必然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惟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弃旧创新的开拓者,才会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纵观历史,人类靠智慧,不断地获得更大的生存自由;展望未来,人与人的竞争与较量,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与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智慧的竞争与较量。
智慧的核心是什么
某市曾举办过一次看图编故事的大奖赛,参赛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五六岁的孩子。给参赛的小选手展示的是3幅连环画,第一幅画上画着一个小松鼠和一个小老鼠分别坐在一个翘翘板的两头;第二幅画上画的是来了一个大河马,正在跟玩翘翘板的小松鼠和小老鼠讲话;第三幅画是最大的一幅画,画的是大河马坐在原来小老鼠坐的翘翘板的那一端,小松鼠因此而“飞”上了天,天空上有一架刚飞过去的飞机,一朵白云,还有一个从远处飞来的宇宙飞船。主持人让参赛的小选手看了这3幅画后,准备数十分钟编讲一个故事。
参赛的小选手个个能说会道,还富有表情,每个人编的故事还都不一样,似乎很富“创造性”,思维很独特和发散,从与外星人对话到地球环境的保护,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然而,遗憾的是,在数十名小选手中没有一个孩子将这3幅画放置于一种逻辑关系中加以考虑,也没有一个孩子把小老鼠、小松鼠、大河马三个“人物”以及它们与飞机、白云和宇宙飞船放置于一种关系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极为简单地讲述了前两幅画,那就是“小松鼠和小老鼠在玩翘翘板,一上一下,玩得很开心,这时走来了大河马,它也想玩……”而将几乎所有的故事都编在第3幅画上。
大奖赛后,小选手们喜气洋洋地捧回了奖状和奖品,却给评委们留下了一系列引起思考的问题:什么东西比能说会道更为重要?我们究竟如何去幵发孩子们真正的智慧?
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儿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他还认为,“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现代人工智能的研究用机器模拟人脑,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逻辑推理、概括、解决问题等能力才是智慧的核心。
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一个堪称有智慧的孩子应该懂得将小老鼠、小松鼠和大河马放置在关系中加以考虑,通过比较,知道它们之间由于体重相差太大,不能一起在翘翘板上玩,他也应该想像,当小松鼠“飞”上天的时候,它又与飞机、宇宙飞船和白云发生了联系。如果哪一个孩子能够以这样的线索编制故事,并加上自己独特的想像和创造,那么,也许他应该获得大奖。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尽管智慧俏皮得要命,有时会干出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来,但是它却是“经验之女”。法国教育家卢梭也作过类似的论述。他指出,在发展孩子的智慧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
一个孩子两手空空地来到人世间,但是他不是一块白板,可以让人在他身上任意涂画,他也不是一块海绵,一味地去吸取外部的水分。外部环境世界丰富多彩,是孩子获取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孩子通过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经验,并将它们储存在心灵的仓库里,作为合成智慧的“原材料"。诚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言:“小孩子应有与事物相接触的机会。相接触的机会愈多则事物之性质愈容易明了,而适应事物之动作也愈容易发生。”可以这样说,让孩子在其生活中通过动作,尽可能多地去获取各种经验,这是增长孩子智慧的最佳途径。
基于这样的认识,便可以演绎出一些开发孩子智慧潜能的策略和方法:
1.为孩子提供实物,让他自己动手去操作。
出生后1个半月到3个月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学着用手去碰击或者拨弄他所看到的东西了,这个变化对于孩子智葸的成长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从那时以后,孩子在其操作活动中去感悟客观事物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孩子提供实物,止他自已动手去操作,在此活动过程中孩子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不是都能简单地用教的方式就能让孩子获得的。例如,给孩一根吸管,让他经常有机会去吹各种小物体,那么他会有可能在许多模糊的直接经验中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物体的重量与吹的动作有关系吗?它的形状与吹的动作有关系吗?他也许还有可能将被吹的东西分成3类:吹不动的东西、吹得动的东西以及有时吹得动有时吹不动的东西。在吹东西的活动中,孩子还有可能在经验的基础上在不同物体的重量与其不同的运动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还有可能在吹物体花的力气与物体运动速度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这些经验和知识对于孩子智慧的成长是最为重要的。
2.提问题的技能。
孩子在活动中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在思考问题,也说明他在活动中产生了认知冲突。有冲突和问题,才会有解决冲突和问题的动机,这对于孩子去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是十分有益的。提高孩子提出问题的技能,旨在不仅让孩子在遇到冲突和问题时会提出问题,而且还要让他善于提出问题,提出对其智慧成长具有价值的问题。
3.在尝试错误中进行学习。告诉孩子现成的正确答案,并让他记忆,这样的方法难以培养富有智慧的孩子。相反,让孩子在活动中去尝试错误,在试误过程中去积极思考和探索,这样会激励孩子去获得智慧,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