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长应做好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2011年02月18日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梦幻的时期,有点像他们对于异性的好奇和倾慕:模糊而朦胧。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思考,多半是诗意和浪漫的,缺少严肃和现实的设计。在千里之隔的南北两个城市,曾有两位班主任分别为他们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举办了畅谈理想的班会,学生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歌星、球星、科学家、政治家、将军、经理……南北两地如出一辙。所有的期望都光彩夺目。这多半是花季岁月的年龄特征。十几岁的孩子充满生命活力,是最富有的,他们仿佛拥有无限的未来和似乎用之不尽的时间,他们忙着描绘可能的将来,暂时还顾不上周密的设计和安排。显然,批评他们想入非非,指责他们不切实际,是过于苛求了。事实上,在进入青年时期的几年之后,他们自然会更加理性和现实地面对自己的明天。

毕竟,青春期是大多数孩子第一次开始主动认真地思考人生之路,家长应当怎样面对他们这些美丽的理想呢?一般来说,是提醒他们未来与现实的联系,今天与明天的不可分割,帮助他们认真而负责地对待自己今天的生活,同时在浪漫激情中渗入一份理智和冷静,是每一位家长能够做也应当做的。

1.提醒孩子,每个人的未来可以说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多数他们崇拜和羡慕的“明星”并非生来便是“超人”。

2.提醒孩子,明天是今天的延续,认真对待今天的人,才可能拥有美好的明天。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陶醉于明天而藐视今天,这固然是这个年龄难免的,也正是家长应当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的。他们听到掌声,看到鲜花时,不大容易想到在这光荣与辉煌的背后有多少汗水与泪水。他们听到胜利,看到成功时,也不大能够想到在此之前铺垫着多少失败与挫折。歌星的练习枯燥单调,诺贝尔奖得主的探索困难重重,他们都是认真对待每一个“今天”才达到了最终的“明天”的。

3.因为未来和理想太灿烂太伟大,今天的现实便显得很平淡很普通。家长应让孩子明白,责任心是成就一切理想的必要条件。而且,只有在承担和完成各种各样责任的过程中,他们才能够逐渐成熟,才能够增长才干。这正是中国古代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家长必须真正将责任赋予孩子,可以是清洗一日三餐的碗筷,可以是整理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也可以是和家长和祖辈聊天……在具体责任的承诺和兑现中,他们的责任心和能力才可能锻炼养成,这是家长赠送给孩子的一份最有价值的礼物。

4.引导他们更深地考虑生命的价值。诚实勤恳的劳动,普通平凡的人生,可以展现人生最充分的意义,更可以是美丽而幸福的。

所有这些“大道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是需要的,只是不要落入死板的说教和空洞的教条中,身边的亲威朋友,各种艺术典型,社会焦点人物,其实都可以成为家长“借题发挥”的材料。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