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庭教育中经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素质教育

2011年02月18日

一位母亲曾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儿童经验的故事:

一天,我领着7岁的女儿去朋友家,途经一家医院,医院墙外的马路边,开了一家卖花圈、寿衣等物的寿衣店,我看女儿好奇地往里瞧,便解释道:这是人死了以后用的东西,这是寿衣。女儿点点头,不做声了,我们又默默地走了几分钟,一会儿,女儿开始自己解释和评价我所传授的知识:“妈妈,我明白了,人死了,医生没办法了,就送给兽医去治。”我一愣,才明白女儿把“寿衣”当成了“兽医”。

这位母亲同时问到:为什么7岁的孩子还闹这么大的笑话。其实,对孩子来说,这不是笑话。她是基于她原有的经验在学习。只是这位妈妈不知道7岁的儿童学习和理解“寿衣”的概念需要多少经验和原有的知识才能完成。

首先,7岁的孩子不知道人死了,一般要穿专门的衣服。

其次,孩子不能理解为什么死人穿的衣服要称为“寿衣”。在孩子的心目中“寿”是与“活得很长”联系在―起的,人死了为什么还称“寿”?

第三,在孩子的经验和知识系统中,“兽医”既然能与“治病”和“医院”相联系,自然也能与“死人”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或家长常常不管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灌输一些自以为孩子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我的几位同龄朋友不约而同回忆起小时候对“旧社会”的认识,以为“暗无天日”和“水深火热”的日子就是“从不出太阳”和“天天下雨”的日子,只是不理解为什么不出太阳和天天下雨。我问她们,当时为什么不问问老师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位朋友说:“不敢问。”如果说,当年政治上的“神经过敏”阻断了教师传递的知识与儿童经验的联系,那么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儿童经验被忽略的原因恐怕就是忽视儿童本身,以及忽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了。

忽略儿童的经验,一方面是表现在成年人对儿童的教育和教学中,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我们的教材和教科书中,我们现行的教科书,存在许多讲空话、讲大话的情况。对儿童来说,空话和大话就是脱离儿童生活经验,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的教育要么是最无效的教育,要么就是最虚伪的教育。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教育专家表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向孩子强行教一些与孩子生活经验完全脱节的知识,这样的结果是,要么认为孩子太笨,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不会;要么就是自以为孩子都懂了。为此,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向家长建议:让孩子按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知识”,在孩子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教孩子学习,经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