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为什么孩子寒假后成绩下降?

素质教育

2011年02月17日

这半年对于冬冬来说太不寻常了,首先是告别了幼儿园,迷迷糊糊地背上了书包,然后又一下子有了那么多新朋友,听到了那么多新名词。虽然老老实实地上课让他不太舒服,但看到作业本上的小红花,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随着“期末考试”这四个字的反复出现,妈妈爸爸的眉头越詖越紧,最后,爸爸终于严肃地说:“能考双百,我带你去海南玩,要是考砸了,这个寒假你甭想出家门。”

在妈妈爸爸的陪读紧盯下,冬冬期末真得了双百。这个消息使全家沸腾了。爸爸果然说话算话,马上定好了去海南的机票,还没等正式放假,冬冬一家已经到了海角天涯……

一转眼开学了,冬冬还没从兴奋中清醒过来,就又坐在了课堂上。周围环境都熟悉了,同学之间有了更多可玩可说的,这让冬冬上课经常想东想西,但他不在乎,因为他还是那个得双百的冬冬呀。另外,他发现爸爸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看他作业了,现在每天只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两个月后,老师说冬冬的学习成绩下降得太厉害了,可冬冬想:我只要期末考个双百就行。

每年都会有很多一年级的学生在重复着冬冬的经历,慢慢地一年级的第一个假期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寒假过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发生变化,有的孩子会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情况,相反有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会有显著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无论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家长对假期的认识多少都有些模糊。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完成假期作业,孩子就可以撒开了玩。其实,假期既是休息的时期,又是调整的时期。应安排好孩予每天的作息,让他在假期也能有一个规律的生活。同时,假期也是让孩子开阔眼界,学习本领的好机会。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借助拼音读书看报了,利用假期使孩子与书交上朋友,会是个很大的收获。另外,听广播、看电视、参观等都可以扩大孩子的信息量。一年级是孩子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些习惯较差的孩子可以在假期中通过训练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孩子很拖拉,平时因为上学时间比较紧,没有时间纠正这个毛病,在假期里家长完全能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训练,争取孩子在新的学期里有所改变。

其次,看似是寒假后的“怪”现象,其实在寒假前已埋下了隐患。一般当孩子刚上学时,家长的心气都比较高,期望值也很大,所以对学习抓得特别紧,天天陪读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期末考试,许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次重要考试,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成绩,于是全力以赴,使得成绩一般的孩子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而部分家长又会认为孩子的学习已经上来了,可以放心了。就像前面说到的冬冬,他虽然得到了双百,但并不是说他已有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出现滑坡也就不足为奇了。相反,有部分孩子平时学习不错,但考试时发挥得不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的家长往往在寒假里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安排,到第二学期依然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这些孩子在新学期里就会显现出很大的进步:

除此之外,春节的快乐和兴备会使一部分孩子沉浸其中;又比如孩子放假在家,而父母要上班,无法督促孩子,只能任其所为等等。

总之,一年级的寒假有其特殊的地方,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想亊先给大家提个醒。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