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人皆有之,好奇心表现在孩子的身上尤为突出。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路边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的玩具,甚至成人眼中毫无作用的小石块、小瓶子、废螺帽、废纸、空火柴盒、废旧笔筒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留连忘返,百看不厌的“研究”对象,对于那些在成人眼中平谈无奇的事物,他们却会感到那么神奇和不可思议,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诸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会飞,母鸡为什么会下蛋而公鸡不会,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好奇心是孩子主动观察,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力成功的起点,父母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向更高层次思考。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育婴专家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专家就一则小故事告诉妈妈们如何利用好奇心来开启孩子的智慧:
儿子3岁时,一天我正忙着写稿,怕他吵我,就给他找了个玩具玩。但他只玩了几分钟就没兴趣了。我正愁没东西哄他玩,扭头看见一只蚂蚁爬到窗台上,就捉来给他玩。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他竟玩了二三十分钟,翻来覆去,仔细观察蚂蚁的每个动作,让它在木棍上爬高,又让它在杯子里游泳,直到蚂蚁爬进地板缝里。 由此我受到启发,常捉些小昆虫:如蝴蝶、蚂蚱等哄他玩,效果很好。他4岁时,我给他买了一只会拍翅膀的玩具蝴蝶做生日礼物。 他十分喜爱,专心致志地观察蝴蝶的动作。第二天,我发现小蝴蝶正在被他拆开又安装,见了我他有点害怕。我板着脸问:“你怎么 把蝴蝶拆了?”他嗫嚅地说:“我想看看它肚子里有什么,为啥会拍翅膀。”我心里一亮,意识到这是儿子好奇心的表现。于是,我 鼓励他:“好孩子,是应该知道它为啥会拍翅膀。来,咱俩一起看 看。”我拿着被他解剖了的蝴蝶仔细讲,他听得很认真。我把安装好的蝴蝶交给他,让他再拆卸安装一遍。我很吃惊,他一次就成功了。为了鼓励儿子的好奇心,锻炼他的动手能力,我特意找了一个旧闹钟,让他拆着玩。每次出差回来,我都要给他买些航空、航海模型,和他一起研究图纸,剪呀粘呀,安装好一起去玩。
对孩子的好奇心,我觉得不能停留在玩上,还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其由对事物的外部好奇发展到对事物的内部好奇,不断提高好奇心的水平,渐渐地将好奇心与学知识、探索枓学奥秘结合起来。
每当修自行车或清洗排油烟机时,我总叫儿子帮我记住每个零件的位置和安装顺序。他很高兴做这类事情,并且干得特别认真,还常指出我做得不对的地方。我边做边讲每个机件的作用和原理,他听不明白,我就再讲一遍。干过两次后,我只当力工,让他指挥我。每当他顺利地完成指挥工作,我都表扬他,他很得意。
由于好奇,观察事物很细心,他能注意到别人不在意的事情。 大人们平时不留意的行动和言语,他都挑出有知识性的记在心里, 用在生活上,而且还有发展。比如:他铅笔上的橡皮磨秃了,自己 用小刀挖去残根,再切块大橡皮削好安上去。他在文具盒里夹块海绵,我问他干什么用。他说一是防止撞断铅笔,二是走路不出声响。
为将儿子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知识对科学的热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带他去汽车修理所、印刷厂、编织厂,让他除了了解机械知识外,更多地了解工人们的辛苦劳动,知道劳动创造世界的道 理。
儿子上学后,学习非常仔细认真,很少有写错的字和算错的题。回头看来好奇是孩子知识启蒙的金钥匙,把握好这个金钥匙,就有更大的可能开启未来科学殿堂的大门。
因此,在孩子的好奇心面前不要忽视或加以斥责,应因势利导,把好奇心转化为孩子理解万物的智慧,开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求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