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通过智力测验培养孩子智商

素质教育

2011年01月25日

有一些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有困难,受的挫折很大。家长往往会带他们来测试智商。其一些智力正常或边缘状态孩子的家长会强烈要求我们开弱智证明。看得出他们的思想压力很大。我们总是对家长解释,咱们要对孩子负责,不能就这么开个弱智证明,好像谁都没有责任了。我们做测验,是为了了解孩子的状况,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开发孩子的潜能。如果仅仅是开个证明,给孩子贴个标签,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那我们就不是用测验造福于人类,而成为罪人了。

智商与学习成绩有一定正相关,要求低智商的孩子完成高度抽象的学业确实很难。但这不是一种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有些智力正常,甚至智商较高的人,也可能出现某些方面的习障碍。这一方面是因为学业成绩会受到自控力、情绪的稳定性、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有些学生智力结构内部不平衡,如有阅读障碍、计算障碍或运动障碍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教育部门在考虑因材施教时,应考虑多轨制。数学好的孩子可以让他进数学的髙水平班,如果他语文不行,则可以在语文的低水平班就读。有些孩子就是比别人慢半拍,别的孩子用6年的时间,他需要8年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平。如果是多轨制,他就不会有“蹲班”的压力了。

一些智力边缘状态的孩子或学习有问题的孩子对老师形成一种威胁。不及格要补考、留级,有时可能影响教师的业绩考评。对此我想提的第二条建议是希望教育部门能考虑改变考核标准。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几种比较难带的孩子:高智商低成绩,智力正常但学习有困难,智力处于边缘状态。他们都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如果能开发好这部分孩子的潜能,对社会是一大贡献。教育部门在对教师进行考评时,如果能够把学生不及格给老师减分改成把难带的孩子带好了就加分,就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学及行为矫正等方法,使这些孩子有所提高。我们相信,在老师、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童年期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提高.

智力测验的优点与局限

首先,我认为智力测验是一个工具、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测试的目的应该是发现特殊的儿童 (超常的或弱智的)或普通儿童的智力的某些特殊方面,以便更有目的地进行强化训练或定向培养。智商高,没必要沾沾自喜,智商低,也不应愁眉苦脸。要客观地看待智力测验的优点与局限。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育儿专家总结智力测验的优点如下:

第一,用一个编制得很科学的并由受过训练的测验员操作的智力测验,去测量儿童那些比较稳定的、多个领域方面的智力,看来是可靠的;

第二,如果追踪测验的话,它能确切描绘出一个儿童在智力方面的变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长处和缺陷;

第三,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找出他的能力所在和弱点所在,并据此编制训练大纲;

第四,对五六岁以上儿童所作的智力测验结果,只要环境变化不很大,确实可以预测他未来认知方面的情况。

下面再谈谈智力测验的限度。

第一,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将跟随他终生。当然,这种情况并非智力测验本身的错,而是人们的认识问题造成的;

第二,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智力测验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现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这一点在智力落后儿童那里更加明显,他们往往在一个领域(如 语言)的能力很落后,但在另一个领域(如精细动 作)的能力又很正常; .

第三,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从这点上讲,有些测验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修订;

第四,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陌生、疲劳、焦虑、分心。尤其是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智力测验,问题就更多了。他们往往是听不懂指导语,而不是不会做这个项目;

第五,智力测验促进了不同智商儿童的隔离。这也不是智力测验本身的错。而是人们的认识问题造成的;

第六,如果一个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知道自己的智商值低于大多数同龄儿童时。他的自我评价就会受到影响。产生恶性循环。

最后,还想提醒家长的是,您千万不要在市场上买一张所谓的智力测验量表给孩子测量评分。看到智商值高时,就眉飞色舞,重奖孩子;看到智商值低时,就垂头丧气,责怪孩子。须知:智力测验要有严格的指导语和标准化的测试工具,要由专门的测验员来做才能准确,否则误诊的可能性极大。

 

+1

来源: 作者:晓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