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妈妈要参与到什么程度?孩子被打的时候要如何处理?孩子打了别人的时候,又要怎么处理?如果那些孩子的妈妈也参与其中,我又应该怎样应对?我又不好对别人的孩子或者是教育方式指手画脚。
在犯了错的孩子面前,有些旁观妈妈会说: “要狠狠地教训他,养孩子怎么能这么软弱呢?”这些人还会催促孩子的妈妈赶紧训斥孩子。看到我没有送孩子去幼儿园,不少妈妈像对待犯人一样质问我说: “怎么还不让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太在意别的妈妈怎么看待自己,即使不赞同她们的观点,也会开始融入其中,自然地就会按照别的妈妈希望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当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注定要与人相处。但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养育孩子。我不能因为其他人看着,就去迁就她们。
俗话说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现在则变成 “小鬼打架,神仙遭殃”。孩子间的争执很容易演变成大人间的 “战争”。我碰到过盛气凌人地指责我不应该批评她孩子的妈妈,也碰到过在电话里把我孩子骂哭的妈妈。
有一次,一向开朗的孩子接到电话后就开始哭,我立马跑过去把他抱在怀里。在孩子哭的时候,伤心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像法官一样,向孩子询问事情的缘由,而是先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慰他。这才是妈妈应有的态度。
之后,我开始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孩子告诉我: “政勋的妈妈吓唬我说,如果我再骚扰她们家孩子,就绝不轻饶我。”我始终抱着孩子,轻轻拍打着问: “你骚扰政勋了?”孩子告诉我说,那个孩子很小很可爱,所以每天都会陪在他身边疼他。 “是吧?我就知道我的儿子不会去骚扰其他人。可能是有点误会,他妈妈才会打来电话。”在妈妈的怀抱中,孩子重拾了信心,重新充满了活力。
没过多久,这个误会就解开了。政勋妈妈始终因为此事对孩子充满歉意,对我也充满感激。孩子之间也一如既往地友好相处。随意训斥别的孩子的大人让人不可理喻,但并不是所有妈妈的想法和做法都与我一致。那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连我也把孩子之间的争执升级成大人之间的 “战争”吧!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育婴专家认为: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经常欺负别人或经常惹麻烦而苦恼,而另一些家长则为自己的孩子总被别人欺负而苦恼。其实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事,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逐步完善了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和性格。
作为家长,该怎样处理孩子间的争执呢?让孩子学会宽容面对孩子间的争执,父母应首先正确地评估事情的性质。有些父母往往因爱子心切,看不得孩子受委屈,见孩子流泪就心疼。这样,很容易将孩子的心理行为与成人对等。其实,孩子间的争执与成人间的冲突有实质不同,区别在于一个是孩子成长中的游戏,一个是生活中的现实矛盾,父母完全可以豁达地看待这种争执。
提倡培养孩子懂得宽容、谦让,可是让孩子学会宽容是很难的。之所以困难,原因很明显,孩子之间产生争执的时候,情绪波动很大,他们认为冒犯自己的人,应该先乞求自己的原谅。因此,让孩子主动退一步,对别人表示宽容。通过这种行为产生的积极效果让孩子体会到宽容、谦让也能给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