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近20年(1978-1998)以来,作为父母和教师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那就是孩子不听话了。不好教了、难理解了。于是,“代沟”之说在中国盛行起来。
直到今天,经过专业人员的大型调查研究,才确立了“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崭新理念。或许可以说,初步提出了化“代沟”为“代桥”的良策。
一 、双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生物人(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社会化过程中,成年人尤其是父母与教师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重要的教育者。也可以说,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仍是社会化的主流。但是,必须看到,社会化是终身的和双向的。在当代中国,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教育和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这种反向社会化在儿童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不太容易被正视罢了。成年人值得注意,当代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蕴藏的代际超越和进步的潜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巨大。通俗一点说,社会化是双向的,大人可以“化”孩子,孩子也可以“化”大人。
二 、向孩学习什么
从反向社会化的角度说向孩子学习,当然是学习孩子的优点,受其积极的影响。孩子对成人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成年人看来是不成熟的社会性,如孩子的童真,除生命形态中尚未受到污染的美好品质;二是孩子尚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具体来讲,至少有10个方面,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体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批判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公民意识较强、热心社会活动、有环保意识。价值判断求“实”、做事认真。休闲态度积极和兴趣爱好广泛等等。
当然,今天的孩子身上也存在深刻的弱点。在伙伴交往中伤害别人、勤劳勤俭表现较差。应当认识到,孩子们的上述弱点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弊端,其根本出路在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成功。从另一方面讲,了解孩子是向孩子学习的基本前提。
三 、为什么要向孩子学习
未成年人对成年人反向社会化,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其二是自身发展的变化。这也是成年人为什么要向孩子学习的原因。
从客观环境方面看,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特别是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大众传媒均对成年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信息化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却强化了孩子的优势,为反向社会化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从自身发展来看,作为吸吮着改革开放的新鲜乳汁长大的中国未成年人,他们是在选择中长大的一代,因而比被安排了一生的父辈有着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更关注自我发展,与人相处更注重规则意识,认识世界的广度愈来愈大,面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而这些优点都在影响着成年人。
四 、向孩子学习的三个条件
人们很容易发现,尽管孩子表现出许多优点,《人民日报》甚至发出《赞“回家问问孙子”》的评论,成年人对孩子的态度依然千差万别。因此,在“向孩子学习”方面,不同人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观念差异。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是否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是否认同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即是否认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一个权利主体并拥有人格尊严等等。
第二,地区差异。调查发现,发达地区承认并接受孩子的影响的父母明显多于不发达地区。在农村发现,父母承认孩子比自己强只是因为知识比自己多,处事方法灵活,并有法律意识,但总认为孩子对自己影响不太大。然而,城市父母则认为孩子对自已影响既大又全面。
第三,文化程度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现孩子优点,并主动接受其积极影响。
基于上述三大差异,可以认为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影响取决于两个条件:其一,儿童主体地位的提高及自我发展张力的形成;其二,成人素质的提高,包括儿童观、教育观的转变;其三,两代人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
五 、向孩子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学习社会,而终身学习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早在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相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上,提出了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人们习惯于把人的一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来接受教育,后半生用来从事劳动,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自此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应该是终身教育理论,它要求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部要按照终身教育原则进行改革。
显而易见,在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不向孩子学习,成年人难以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因此,将向孩子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原则和途径,是成年人的明智选择
六 、怎样向孩学习
向孩子学习有许多具体有效的方法,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树立科学的观念,并遵循正确的原则。
首先,应树立五大观念,即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现代教育是两代人的一种互相影响;成年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信息时代青少年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等等。
其次,应遵循五大原则,即向孩子学习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主要条件;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应成为父母与教师的神圣追求;向孩子学习应以真诚为本;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