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老师说给家长的心里话:做个“孩奴”也幸福

素质教育

2010年11月15日

最近和一些年轻的父母聊起照顾孩子的事,他们自我嘲讽为“孩奴”。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做人父母的生活与做人子女的生活是天渊之别。做人子女的时候,可以任意而为,什么时候苦闷了周末随便找个地方散心,换季大减价了可以约上同事下班后血拼,电影院有新电影上演可以约上三五知己看、聊天到半夜……但是做人父母后呢,以上的休闲娱乐活动一年也不知道是否能出现两次。随之而来的是属于孩子的生活,每天下班第一时间去接孩子,陪孩子看书、游戏、洗澡,最后当孩子睡下了,你可能也已经进入梦乡了。“你说这样的生活不是孩奴还能是什么。”一个家长的总结性发言,让其他家长不胜唏嘘。

做人父母的生活就真的如此无趣吗?我觉得未必。最近在为孩子填写一本成长记录手册。其中有一页是记录孩子每个月的童言稚语,当时家里所有的人一起回忆小家伙最近有什么有趣、爆笑的言语。结果,整个晚上大家因为一个个零碎的记忆而充满了欢笑。其实,很多父母总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时间上的、金钱上,但是孩子给家长的却也是千金难换的幸福感觉。感觉自己被完全的依赖与信任,感受在社会上难能可贵的纯真……

我和学生聊天的时候,不少孩子会投诉父母总是高高在上,以自己的付出要求孩子的同等付出。“我为了你辛辛苦苦工作,你居然拿个不及格回来。”类似的对白,相信不少学生会听过。但是追根到底,孩子并没有要求你付出,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没有要求成为你的孩子,而在成为你孩子的岁月里,他也为你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即使他是无意而为之。如果从等价交换而言,其实已经是两相抵消。

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将心态摆平一点,认识到其实能做一个孩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亲子关系将更和谐。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