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长给孩子吃“聪明药”提高成绩 到底是谁病了?

早教新闻

2020年02月26日

   为了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成绩更好,一些家长居然把所谓“聪明药”带给了孩子。可是,这些药物,实质上就是兴奋剂,临床上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用来治疗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

  在没有疾病指征的情况下,家长本应接触不到此类药品。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网络购买、海淘等模式让此类被严格管控的药物流入家长手中。

  给没有疾病指征的孩子服用精神类药物,到底是孩子病了?还是家长病了?

  “聪明药”能不能变聪明

  如今在学生、家长间流通的“聪明药”,其主要成分就是哌甲酯,常见的药物有利他林和专注达,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某次考试中超常发挥。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智力就真的提高了。

  无论是哪一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其作用是用来治疗ADHD患儿,绝非让人“变聪明”。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告诉澎湃新闻,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ADHD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都在5%左右,这个数字不算低。而在中国,真正被诊断为ADHD的患儿,可能只占其中的10%。也就是说,真正有临床诊断,可以接触到这类药物的孩子,非常少。

  作为儿童精神科医生,在给孩子下诊断前都会非常谨慎。任谁都不愿意,让一顶“精神疾病”的帽子扣在自家孩子头上。

  同样两个孩子,在家长、老师眼中都很调皮,坐不定、站不定。但其中一个成绩稳定,人际关系也良好,那就不会被诊断ADHD。相反,另一个孩子成绩日渐下滑,人际关系也出现问题,也就是影响了社会功能,这就要引起注意。但即便怀疑是ADHD,在下诊断前,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不应草率下结论。

  帽子戴上去容易,摘下来难。

  “考试前给孩子吃过两次,心里真不是滋味。”陈颖(化名)的儿子今年小学四年级,因孩子上课不走心,考试开小差,陈颖被老师找去谈心了无数次。最终,决定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在做完一系列检查以及评估后,孩子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医生建议可以短时间使用药物。

  “去医院的时候孩子就特别不情愿,给他吃药的时候心情更纠结。”陈颖回忆医生和她说的话,药物的确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但也不是万能的。要记住,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药物上,家长的内心陪伴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即便确实被诊断为ADHD的患儿,医生和家长在用药时都如此谨慎。那些完全没有症状的孩子,家长又是出于何种心情,义无反顾地让孩子把药吞下?

  精神类药品从哪儿来

  “任何药物包括利他林,只有大剂量和长期使用才有依赖性,在我们国家不是常态。相比较而言,专注达的副作用小些,对于ADHD患儿,该用就要用。但对于没有疾病指征的孩子,坚决不能使用。”杜亚松主任再三强调。

  国家既然把哌甲酯类的药物定位第一类精神药品,自然有道理。这种药品在管控上也十分严格,仅能在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发放使用,无法从药店等零售渠道获取。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剂科李志玲博士表示:同样是医生,没有麻精药品处方权,便没有开具处方的权利。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销售哌甲酯类的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家长们无论是海淘也好,通过任何一种方式购买都好,都是不明智的选择。

  至于为何网上能买到此类药物,大部分是海淘惹的祸。在美国,此类药物的管控并非十分严格。“聪明药”的兴起,也是从美国开始。不少药贩子,正是抓准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才成全了这种违法行为。

  哌甲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对于没有疾病指征的孩子,长期滥用必定会带来副作用。“头痛、发烧、失眠,这些症状都会出现。”最让李志玲博士担心的是,如果孩子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形成药物依赖。

  孩子只要停药,自己就会感到焦虑,感到力不从心。成绩如果未能达到用药时的水平,焦虑感也会猛增,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孩子都会离不开药。而药物也有耐药性,一开始可能吃一颗就能集中精神,后来可能就需要一颗接一颗来维持。长期以往,伤害是无法估计的。

  焦虑,是当下的通病

  “都说抑郁是十九世纪的病,二十世纪以后,我们都不自觉焦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主任林国珍说,对于快速、方便、捷径的渴望,让一些家长蒙上了双眼。

  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来源于家庭。有关聪明药,网上也有孩子的自我剖析。有些孩子自主服用药物,为的是什么?不说全部,但大体都是为了能回应父母的期待。“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这种焦虑自然而然会转嫁给孩子。”林国珍主任坦言,孩子还小,本不应该焦虑、抑郁。可社会发展太快,压力太大,压得大人喘不过气,孩子也跟着受罪。

  作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伙伴、是孩子的依靠。如今,却成了给孩子“喂药”的人,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有人说,有压力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兴奋剂。就像奥运会,每年都严查,依旧有人甘冒风险。这是压力下必然的结果,“聪明药”也是一个道理。事实或许确是如此,但如果每个人都接受了这种设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恶性竞争只会愈演愈烈。承受伤害的不是“看透”的大人,而是“懵懂”的孩子。

  人生的路很长,沿途有风景,也有陷阱。“聪明药”就是路上那闪闪发光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便是难以预计的风险。

  用“药物”来提高成绩,到底是谁病了?

+1

来源:澎湃新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