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教小学化趋势严重 孩子金色童年变灰色童年

早教新闻

2013年07月29日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早出晚归,感觉就很心疼:起得最早的是孩子,活得最累的还是孩子。我的梦想就是,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笔者小时候,虽然生活贫寒,但幼儿时不用背诗、算数,小学放学后也不用做作业,可以尽情地玩。可是现在的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武汉徐女士近年累计花费12万元,先后为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她儿子才五岁半,正是无忧无虑快乐玩耍的时候,就这么让家长用来培优了,“金色童年”变成了“灰色童年”。

现在的幼儿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小学教育又存在“中学化”倾向,而中学生就是在日复一日的试题练习和考试之中度过的。然而,这种教育竟然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也许,家长也很无奈: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分配又不公,让孩子过早开始学习和参加培训就成了首选。

家长们以为这样做,能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些只注重写字、算题等单项内容的重复训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这样过早过急地学习,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在我们浙江,一名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获一等奖的孩子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想碰数学了。”一位教授钢琴的老师也表示,很多考出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认为是音乐夺走了自己玩乐的时间。这种所谓成功的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只有烦恼与忧伤。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已经公布,据此,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按纲要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建立多样化的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样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东西。因此,我希望我们今后的教育,多一些“素质”,少一些“应试”;希望孩子书包轻一些,让孩子的生活不再是无休止的考试、竞争、成绩排名;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让美梦伴随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