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为呼吁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自闭症儿童,关爱自闭症家庭,切实减轻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帮助家长做好家庭干预。昨天,南阳市中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张涛就“世界自闭症日”的来由、自闭症的认识误区、自闭的症状表现、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给南阳市民进行了一场公益“科普”。
1、 自闭症关注日的由来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发病率占我国精神残疾的首位,并逐年上升,速度惊人。为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2、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两三岁不会说话也算正常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到两三岁还没说话是比较正常的,可能是因为教的少,也有的家长会说某某孩子也说话晚,长大就好了。实际上,有一半以上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延误了病情。如果孩子到两三岁还不会说话,在排除聋哑的情况下,还有喜欢自己玩耍,叫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看人或很少看人,不会有点头摇头表示是否,想要玩具时不会有手指去指、不怕生人等,可能是自闭症,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误区二 自闭症孩子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或说话迟,是自闭症孩子就诊的首位原因。有数据表明,大约25%的自闭症孩子不会说话或仅有简单的口语语言表达能力,大多数孩子也“会”说话。可能出现说话倒退,比如已经会说的慢慢又不会说了;或自言自语,哼哼唧唧,说一些听不懂或无意义的话,或语音、语调、语速及轻重音异常;或重复多次说某一句话或词语。
误区三 自闭症孩子特别聪明
受一些文艺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自闭症孩子特别聪明。其实,这些孩子个大部分没有特殊能力,只有极小部分可能在绘画、音乐、计算、记忆力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有报道表明约10%自闭症孩子高智商,约20%智力正常,60%~70%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康复训练,即便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也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依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误区四 自闭症是因为教的少
把责任归咎于家长的关心和爱太少。认为是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没时间较,或认为爷爷奶奶带的多,老人不会教给耽误了,只要多教教慢慢就会好。研究证实,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发展障碍,这种障碍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
误区五 自闭症主要是性格内向
自闭症孩子经常喜欢自己玩,很少和周围人们互动,说话少,或不说话,对很多玩具没有兴趣,容易误认为是性格内向。性格内向只是和外人不是太亲密,和家人还是有正常儿童亲密感的。而自闭症则是跟家人不亲密,没有或少有眼神交流。
误区六 脑CT或核磁正常就不会得自闭症
这里需要指出,自闭症的诊断是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结合自闭症筛查量表去诊断的,而不是靠抽血化验,也不是看脑CT去诊断的。因此,脑CT是否正常与自闭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误区七 吃药打针可治疗自闭症
一旦诊断为自闭症,很多家长希望医生给开点药,只要效果好,贵点也行。更有到处打听特效方法或特效药、偏方的,希望可以立即完全治愈。但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特效药、特效针或特效方法,某些药物只是能改善部分孩子的部分异常行为。目前,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采取综康复训练,辅以药物,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使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3、症状表现
自闭症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的、以社会交往、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重复的行为
为基本特征的、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一、社会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二、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重复刻板语言,模仿性语言,自言自语;
三、重复刻板行为: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
交往障碍
v 不(少)看 不点头
v 不(少)指 不摇头
v 不(少)应 不寻求安慰
v 不(少)说 该怕不怕
v 不参照 不该怕却怕
v 不显示、炫耀 该笑(哭)不笑(哭)
语言障碍
1、不会说话或说话迟(就诊首位原因)、大哭大笑、尖叫
也有些病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2、语言刻板、重复、鹦鹉式语言。和病儿谈话时他常只会重复你的讲话。也有的会在当时或隔一段时间以后模仿电视、收音机或别人说过的话。电视广告语言
3、无交流意义的语言。有些病儿表现为自言自语或哼哼唧唧,自得其乐。
4、孤独症病儿还可能语音、语调、语速、语言节律及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常,讲出的话怪声怪气或平平淡淡,没感情色彩。有的病儿对你我(人称代词)不分,把“你”说成“我”,或把“我”说成“他”等。
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重复动作(看手、转圈、摇晃等)
重复行为(开关、撕纸、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同一首歌、天线宝宝)
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不会玩想象力的游戏,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的东西
自闭症儿童的智力
v 约一半多的儿童智力落后
v 少数儿童在某一或几方面有特殊能力,少数具有超强能力的被称为智障学者
v 约20%儿童智力正常,10%儿童高智商
v 均存在三大主要特征或智力结构异常
v 机械记忆力良好、多数对音乐有兴趣
感觉异常
v 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
v 触觉异常,表现在对物件的好恶
v 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自伤
v 视觉异常:对特别图象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
v 本体觉异常:喜欢坐车、坐电梯、喜旋转。
其他表现
v 多数儿童多动明显,来回跑动不知疲倦
v 不听话、违拗、攻击、自伤、冲动、固执、激动等行为多见,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
v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
v 注意力分散较为明显
4、病因
不是由家长过错引起。是脑功能发育障碍。具体还没有定论
遗传:有一名家庭成员自闭,其他成员患自闭比正常高50-200倍。与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神经生物学因素:脑电波/脑电图、氨基酸代谢等
疾病
孕早期病毒感染
氨基酸代谢异常
脑损伤:
5、早期诊断
v 4月时不会看着别人的脸微笑;
v 6月时没有明显的快乐情绪;
v 12月时听力没问题但喊其名字不理睬;
v 16月不会讲单词;
v 18月时不会指点东西;
v 18月时不会跟随别人的指点;
v 18月时不会玩假扮游戏;
v 任何年龄出现语言倒退
6、患病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20/万(2000年);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1/166(2005年);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150(2007年);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110(2009年);
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国外报道男:女约为4:1。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更为悬殊,男:女为6-9:1。
据估计的患病率以及中国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 , 中国目前可能有780万的ASD,而全球约有3500万人。
自闭症在增加:20世纪60年代万分之4-5,目前百分之一。定义范围扩大,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智力低下、语迟。环境
7、如何干预
原则:
早发现,在治疗
促进家庭参与
非药物疗法为主,药物为辅
治疗方案遵循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
坚持不懈
方法
ABA、结构化教学、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其他:地板时光、感统、听统等
8、中医治疗
近年来,中医药在自闭症治疗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且某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针灸治疗疗效确切,已得到广泛认可。如自闭症孩子大部分存在兴奋、多动、暴躁、睡眠障碍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动作,西药利培酮、氟哌丁醇可能会使其有所缓解,但因其副反应,很多孩子不能用,而我们在临床上采用针灸,选穴位百会、四神针、语言区、智三针、神门等,或往穴位里打一些麝香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可以通心气,开窍醒神,明显缓解以上症状,同时还可促进孩子语言、智力。按摩头面部特定穴位和小儿捏脊可健脾养心、益智开窍,可促进智力发育,稳定孩子情绪,配合治疗。另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归脾丸、龙胆泻肝丸等作为有效缓解自闭症症状的药物,也很常。
9、大众如何关注,家长如何做。
做好科普,医生、家属。与幼儿园、学校的合作。
学校、社会理解和接受
家长接受、理解,不怨天尤人,正确认识,正确康复,积极参与
呼吁广大媒体关注这一群体,呼吁更多的慈善机构、政府、民政、人社部门、企业对这一群体的优惠政策。
(原标题:世界自闭症日到了 有关自闭症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