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学前教育学位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我市城区现有幼儿园23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220所,企业幼儿8所。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
◆我市各大幼儿园收费存在悬殊,跨度从200多元至1400元/每月不等,学前教育支出占到人均家庭收入的10.5%,对中低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有压力。
“想送孩子进一所理想的幼儿园比上理想的大学还难。”
“价格便宜像汽齿,地方宽阔如吉米,设施先进如小哈佛,师资齐备如市幼儿园。这是我理想中的幼儿园,你不要说我要求太高了哦!”
“想送孩子上好一点的幼儿园,可是,像我们这样从外地来株洲打工的,经济能力不宽裕的家庭,只能就近择园和选择经济型幼儿园。”
“每月近一千元的保育费和伙食费,不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必须接受,因为离家近一点,稍微好一点的幼儿园就只有这一所。”
……
这是一群幼儿的妈妈在聊天时,记者所摘选的其中一部分谈话内容。一直以来,“入园难”是困扰我市适龄幼儿家长的一块心病,而是何原因导致“入园难”的话题以及种种诘难,也每每见诸于报端。
入园难,到底难在哪里?株洲当前的现状如何?近日,本报记者对我市幼教资源展开了调查。
学前教育学位和幼师队伍存在缺口
近日,记者从市计生委了解到,2006年至2010年,我市城区新生人口分别为6572人、7219、8341人、8103人、9048人。2006年至2009年这4年的新生人口数为30235人,这部分人群构成了当前我市城区有入园需求的主体。
而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当前,我市城区有幼儿园234所,幼儿数量超过100人以上的幼儿园在132所左右,当前在园幼儿2.8万人(即当前学前教育学位数)。
这两组数据显示,当前有入园需求的幼儿与城区能够提供的幼儿学位之间存在着2000多人的缺口。
而据“晚报成长版妈妈群”中的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送入小区内的民办园,孩子所在的班级,有的有60多名幼儿,却只有两名老师一名保育员,还有的幼儿园,一个班级只有一名老师。“大班额现象在民办园尤为突出,尤其是幼儿园稀少的片区。而在公办幼儿园,大班额的现象也有存在,但不如民办幼儿园突出。”某业内人士透露。
而据市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当前我市对幼儿园班额的规定是,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
目前,株洲城市发展迅猛,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外来人口已经占了当前城市人口的20%左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孩子,对幼儿阶段教育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这也意味着,我市城区有着入园需求的幼儿数,实际上并不止这表面上的2000多人。
而市计生委宣传科刘亚南告诉记者,“未来5年,我市人口呈缓慢递增趋势,人口机械增长的涨幅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的涨幅。”他分析了原因,“一是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进入生育期,有一部分是与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结婚,双独家庭可生两胎;第二点即人口机械增长较快,城市扩容提质,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外来人员的生育加速了城区人口数的增长。”这也意味着,未来,对我市教育部门关于幼儿阶段教育的考验将会加剧。
不仅是学前教育学位存在缺口,当前我市城区幼师队伍亦存在着缺口。记者从5月20日举办的市政协七届三十四次主席会议中获悉,“按照国家有关编织配备要求,需配备保教人员2800名,而目前仅有在职保教人员2100人,净缺口达700人。”
3:110,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
“我市城区公办幼儿园少、公益性弱化、收费偏高。” 在5月20日的政协会议上,这是很多政协委员提出的亟待解决的学前教育问题。
在我市城区234所幼儿园当中,公办幼儿园仅有6所,占城区幼儿园总数的2.6%;企业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22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94%。同比去年城区不足200所的幼儿园数量,今年,我市城区新增了30多所幼儿园。
虽然幼儿园数量有所增加,但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依然严重失调,在这仅有的6所幼儿园(株洲市幼儿园、芦淞区幼儿园、淞欣幼儿园、五里墩幼儿园、荷塘区幼儿园、群丰镇中心幼儿园)当中,在园幼儿1673名,而当前城区在园幼儿有2.8万人。公办园幼儿仅占城区在园幼儿总数的5.9%。也就是说,100个幼儿当中,只有近6个能幸运地进入公办园。程女士的小孩就是幸运儿之一,“我家就住在市幼儿园附近,有空没空就去打听报名的情况,最后终于报上名了。”提前一年就为儿子做入园准备的她,顺利把孩子送入了很多家长眼中的“香饽饽”幼儿园。可像这样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更多想送孩子入公办幼儿园的家长仍然只能在门外望眼欲穿。
“我报名参加看园团,我要看看‘传说中’的市幼儿园。”看似夸张的话语,实则是众多家长的内心真实写照。5月18日,应广大家长需求,“《株洲晚报》首届看园团”启动,有不少打电话报名看园的家长就明确指出,要看市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他们大多想提前了解相关信息,以期让孩子顺利入园。
虽然,幼儿园总数在增加,但公办幼儿园数量依然很少。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县(区)级政府必须办一所公办幼儿园,但是我市城市4区中有2个区没有区级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比例的严重失调,不仅是我市城区”入园难“的主因,还导致学前教育市场化程度过高,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入园贵”问题凸显,学前教育支出占到人均家庭收入的10.5%
争相想让孩子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家长,除了教育理念、师资水平、硬件环境等信得过之外,学费也是很多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据《湖南省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指导性标准》规定,省示范园每个月日托500元,市示范园每个月日托400元,全托每月在日托的基础上不超过180元。然而,当前我市城区民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调查了解,我市城区幼儿园保教收费大约分5个档次:低档每月300元以下,中低档300-500元,中档500-800元,中高档800-1000元,高档1000元以上。“从去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9万元来看,如按照占幼儿园总数的40.6%的中低档次每生每月500元的标准计算,学前教育支出占到人均家庭(三口之家)收入的10.5%。按照上述的标准计算,这一支出的比例是偏高的,对于那些达不到人均年收入的中低层收入人群来说,生活压力更大。目前有些优质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日益走高,甚至每月收费达1400元左右。”在日前的政协会议上,入园贵的问题被重点协商讨论。
“我们也想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接受很好的教育,而是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说,资源优质的高档幼儿园离我们太遥远,夫妻俩人的年收入不足6万元,房子还要还房贷,对于动辄保育费上千元的高档幼儿园,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供职于石峰区某国有企业的轩轩父母道出了他们的苦衷。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反映,部分幼儿园收费贵,“我理想中的幼儿园收费太贵,经济型的幼儿园又存在诸多弊端,还要考虑到距离的远近。很是纠结。”家住红旗广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