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中,想要在高物价下很好生存,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奢侈,想要生育第二胎,更是痴人说梦,我们认为,从客观角度来分析,一个上海工薪家庭,想要抚养两个孩子,确实负担不小,如果是两个男孩子,那未来的生活成本负担就更加大了,但面对未来养老问题,一个孩子也确实存在许多不能弥补的差距,那么在上海生活压力如此巨大的环境中,我们许多工薪层家庭是否有能力选择养第二胎呢?今天我们根据我们所调查与研究的一些经济数据和理财方式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难题。
那么在我们的工薪群中,面对这样的养儿难题,是否有些话要说呢,而同时我们的百姓问题是否可以得到专家们的帮助,他们又会给我们普通民众带来怎样的良策呢?我们首先通过我们的调查案例,来看看养二胎在上海的真实情况:
有多数家庭表示不敢生二胎是因养育成本高。
“我一提要再生个孩子,我老公就瞪我。”一家公司白领娇娇告诉我们的编辑,她和丈夫每个月家庭月收入7000元钱。其中还房贷2500元钱,孩子每个月固定支出1500元钱。再加上家里的日常开销,每个月的收入所剩无几。“要是老公真同意再养一个,我也不太敢要。”她无奈地表示。而敢于生养二胎的家庭,一般都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家庭收入殷实;二是有精力照顾孩子。而对大部分家庭来讲,有精力照顾一项就阻止了好多人要二胎的想法。
调查样本1
被调查者:苗苗
职业:全职妈妈
孩子年龄:大儿子6岁小儿子1岁半家庭月收入:10万元以上
苗苗每次出门,都会引来不少妈妈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大儿子今年6岁,小儿子今年刚刚1岁半。
养育成本:俩孩子每月支出近1万元
孩子们相继出生后,虽然带给苗苗许多乐趣,但是也让她感到养育成本的压力。苗苗举例,大儿子已上小学,每个月的各种固定费用在2870元,再加上平时的吃穿等费用月均1000元。每个月仅大儿子就支出近4000元。“二儿子现在上幼儿园,一个月是1700元。加上吃喝玩1000元,共2700元。”她说,每年他们还带孩子们出去旅游,每个孩子也得花5000元左右,相当于每个孩子每个月得400元左右。
“我粗略算了一下,加上孩子的医药费用等,每个月的支出将近1万元。”苗苗说。
调查样本2
被调查者:徐女士
职业:全职员工
孩子年龄:儿子7岁女儿6岁家庭月收入:7000元
徐女士是某民营公司的员工,两年前离婚。与苗苗相对丰厚的家庭条件相比,徐丽养育两个孩子的压力要大很多。
养育成本:孩子支出占家中收入近一半
“现在两个孩子都由我父母来带,前夫每个月给我们3000元的生活费。”她说,但是这点钱,还不够两个孩子一个月的花销。
“原来我想让他们去知名小学学习,但要花择校费,一个孩子得5万元,两个孩子就10万元,一个孩子还勉强支付。两个孩子承受不起。现在两个孩子都在学区上了学,每个月平均费用3400元。”她说,占家庭月收入近一半。“以后孩子上初中、高中一定更费钱,我现在想想就发愁。”她说。
专家分析
三大原因让众多家庭不要二胎
面对众多家庭对生养二胎望而却步,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从经济条件考虑,养育成本增加;其次,家长付出的精力也有限,尤其是全职女性,工作已放在第一位;另外养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多子不一定多福了。现在许多家庭都很理性的对待生育问题。过去都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在随着社会养老机构地不断完善,老年人去养老院养老将成为一种趋势。
算账
二胎养育成本5年涨了一倍
在采访中,我们将二胎家庭的孩子年龄作了一下统计。
其中两个孩子之间相差5岁~10岁的有4户;相差10岁以上的有一户;相差5岁以下的有3户。由于孩子年龄之间的差异,孩子的养育成本差异较大。“5年时间,养一个孩子的费用至少涨一倍。”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何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的大儿子今年6岁了,小儿子刚刚1岁。她给我们的编辑也算了一笔账。“大儿子上幼儿园时一个月才900元钱,现在小儿子上幼儿园一个月就1700元钱。”
她粗略计算了一下,5年时间,孩子的养育成本至少涨了一倍。
经过我们上海热线频道的调查,以上的这些数据和专家分析都是从客观上强调了当前上海养育二胎的经济成本,那么从一个孩子的孩童期到成人后的学生生涯再到最后的步入工作,这些年中,到底需要花费多少的费用呢?我们也做了一个详细的数据推理:
一。怀孕生产:10500元左右
孕期检查、B超、药费等,1500元左右。
孕期买土鸡、水果及其它营养品等,4000元左右。防辐射服及孕妇装,2000元左右。
上海普通妇产医院,顺产各项费用加起来,约3000元。如果剖腹产,那么费用在8000-10000不等。
二。0-3岁:41000元左右
如果宝宝不生病,0-1岁的时候,奶粉钱加衣物等钱,每个月约1500元。如果不喝奶粉,那么每个月约1000元。周岁内最少要花12000元左右。
1-3岁,买各种早教资料及玩具,约5000元。生活加衣物等钱,每个月约1000元。那么加起来,29000元左右。
三。幼儿园(学前)3-6岁:95600元左右
如果上好一点的幼儿园,光赞助费就2万到6万不等,甚至更多。
上海普通幼儿园一个月托管费最少1500元左右,饭费500元左右,其它杂费100元左右。这样算起来,每个月至少2100元左右,三年36个月,总共75600元。
四。小学:122000元左右
现在是说义务教育不用花钱,但是择校费和培训费收起来,那是条子都不打一张的。这两项费用加起来,是很没谱的。一般的,最少也要花5万吧。
然后,按照不收学费算。书本费、买手机等各种东西,一年2000元左右,六年12000元。衣物和生活费,平均一个月最少1000元左右。六年下来,总共72000元。
五。初中:40000元左右
和小学一样,初中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此免学费,固定收取的杂费也不高。如果是公办的,一学期杂费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学校内的补课费、兴趣班费、伙食费也不高,一学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过,孩子在初中阶段置办学习用品的花费要高起来,电子辞典、MP3、电脑等,这三年内要花费数千元。这样算下来,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习上花费要1.5万元左右。
同样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上初中很多人会选择“择校”,这样就会产生一笔赞助费。5-10万元不等。
在家里,主要是饮食、服装和出门游玩的费用,这三年孩子在生活费用上大约要花费2-3万元左右。总的算下来,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择校,总花费4万元左右;如果择校,要8-15万元左右。
六。高中:50000元左右
如果孩子中考顺利,考上了公办重点高中,那么一般每学期学费只要1200-1500元,如果选择寄宿,2000元一学期。三年学杂费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选择公办一般高中学习,学费是900元/学期。但如果此时选择公立转制高中学习,每学期学费大约3000-4500元左右,同时要交一笔一两万元的择校费。三年学杂费3万元左右。
七。大学:70000元左右
高中毕业以后,有的人考上了大学。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四年学费2万元左右;杂费、生活费一个月800-1000元/左右,加上来回家和旅游的费用,四年4万元左右。总计六七万元够了。
有的人上了大学以后,家长给的预算比较高,总花费15-20万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由于有一年在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则费用还要另外多20万元左右。大学花费俭还是丰,大多数人还是看家庭情况决定。
至于考研或留学,更是看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本科之后要继续深造,那么也还得准备10-80万元,以供孩子在国内读研究生或留学。
如果上民办高中,三年学杂费花个十几万也是正常的。同时,高中的学习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学生都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的补课,三年也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高中学生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为此即便是家庭条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给孩子买电脑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
总的计算下来,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总花费大约5-20万元。
如此算下来,按照最低标准,从怀孕到孩子大学毕业,一个家庭在经济上至少要支出50万元左右。当然这是在物价不涨得离谱,不通货膨胀的前提下。
“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
第一位北京276万元
第二位上海247万元
第三位深圳216.1万元
第四位广州201.4万元
第五位杭州183.2万元
当我们看完了这些也许令人毛骨悚然的“数据”,是否让大家倍感压力,觉得二胎简直是天方夜谭呢,其实我们也通过整合,找到了许多作为“孩奴一族”们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通过这些有用的理财方式,我们工薪层也可以达到养育第二胎,缓解经济成本的效果:
孩奴族理财
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财知识,一些家长也很可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小但效果未必好。从调查看,40%的家长选择了自行储蓄,30%的家长倾向于投资理财,仍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没有明确的计划。应该说,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重视了孩子的教育,也开始为此准备教育基金,目前仍有很多家庭把“为孩子存钱”当成准备“教育金”的主渠道。实际上,目前的利率仍是负利率,这也意味着目前给孩子存的钱,从开始存就已经在贬值了。
支招
按阶段教育理财各有高招
“教育理财,越早越好。”教育理财最重要一点是合理考虑风险收益。在教育理财的起步阶段,孩子的教育支出较少,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比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到了教育理财的中后期,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压力增大,家长则应相应地考虑平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以获取稳定收益为主。
最安心——教育保险
王女士在孩子出生后就购买了儿童教育保险,现在看来这一投资的回报比较可观。从孩子4岁起,王女士只需每年为孩子存入1000多元,就可在孩子上高中时每年领取2000多元的保费回报,上大学后每年的回报会更多一些,孩子婚嫁时还可一次性领取10000多元的保费,为孩子这一生急需用钱的时候都做了一定的准备。不过也要提醒家长们,为孩子购买保险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费用不宜太高,给孩子购买保险切忌互相攀比,要根据家庭收入状况量入而出,家长交保费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孩子在长大后将会有能力为自己购买保险;第二,投保要早,孩子年龄越小保费相对越便宜,尤其当子女成年后,很多少儿险都附加了一些功能,当交费期满,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寿险产品;第三,有条件的话,增加购买附加保费豁免,一旦家长因死亡、致残等原因无力支付保费,保单还能继续生效。
最迅速但风险最大——炒股
从孩子1岁起,在银行上班的解先生就每年拿出七千元投资股票,用于孩子的教育基金。如今孩子10岁了,又碰上去年股市大涨,这笔钱已经累积到了20万元,增幅之快连他自己都吃惊不已。不过,这招风险最大,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近期股市震荡当中,解先生的账户大幅缩水。
最省心——教育储蓄
2005年出台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中规定,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三个阶段中,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2万元教育储蓄。教育储蓄分1年、3年和6年期三种,可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并享受整存整取的优惠利率。由于免征个人所得税,并享受优惠利率,教育储蓄的储户能享受到较同期存款更高的利率,以一年期零存整取为例,它的利率为1.71%,而同期的教育储蓄则享受2.25%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但需要提醒家长们,储户在取出教育储蓄款之前,必须持存折、户口簿或身份证到所在学校开具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否则银行将按照零存整取的利率水平支付利息。
虽然想在上海养育第二胎的经济成本确实不易,但是通过我们上述所讲述的一些理财方法,可以很好的处理家庭财产的问题,其实面对二胎,很重要的一点,还是需要符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对于养育二胎的政策也逐步在加强,未来对于养育家庭的照顾也必将更为细致,拥有多一个孩子的家庭在未来的生活也必将更加幸福,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心理与经济能力,再大的扶持也难有作为,所以最终的权衡的方向需要自己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