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托,由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牵头,国家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参与,共同承担了2017年第3批童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本次抽查期限为2017年7月18日至2017年10月20日,抽查了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重庆市和上海市共6个省份的50家企业的50批次童鞋产品。
经检验,抽查到50家企业的50批次产品中,13家企业的13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企业合格率和产品合格率均为74.0%。监督抽查共涉及28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外底耐磨性能/耐磨性能、重金属总量/可萃取的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长期或短期接触可能有致病变、致癌的风险。出现的不合格项目有外底耐磨性能/耐磨性能、重金属总量铅/可萃取的重金属铅(Pb)、重金属总量镉/可萃取的重金属镉(Cd)和邻苯二甲酸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童鞋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产销量在15亿双左右,占鞋类总产销量的10%以上,其中部分用于出口。浙江省制鞋占全国的10.2%,其中童鞋企业是以小型企业为主,生产集中度比较低,主要分布于温州、台州等地。据不完全统计,童鞋生产企业大约有500多家,企业人数多在20~200人不等。温州地区主要童鞋产品为儿童皮鞋,产品以出口为主,近年逐渐开始在电商平台也有少量销售。台州地区主要生产儿童运动旅游鞋,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少量中型企业。生产方式基本为外销,大量小型企业生产的内销产品多无品牌意识,产品附加值低,以量取胜。
从本次抽查中反映出来,该行业有如下特点:一、企业以中小规模居多,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导致该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二、中小规模企业生产设备、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致使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三、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对新出台的儿童鞋强制性标准不关注、不熟悉,出厂检验不严格,原料的质量把控不严格,致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下一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切实地加强对产品质量的领导和管理;建议加强对电子商务模式的鞋类产品质量监管,探索对电商产品直接进行监督抽查可行性;对鞋类生产企业加强原材料的有害物质风险监测,使之成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
2017年第3批:童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原标题:童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报告出炉 合格率为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