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全面二孩政策公布一周年。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今年10月以来,我市各大医院产科病房一床难求,不少产妇睡在走廊上或者住进其他科室病房。
高龄妈妈赶潮生二胎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市妇保院看到,产科门诊就像“集市”,赶来做产检的孕妇非常多。市妇保院产前门诊导医王丹丹说,政策落地后他们就开始忙起来,最忙的时候每天接诊近350人,而以往接诊200人左右。
吕女士今年39岁,她10岁的儿子已经上小学。因二胎政策放开,她和老公决定再生个孩子,并于今年3月怀孕,预产期在11月底。“多一个孩子更加热闹,儿子也很期待二孩的到来。”吕女士直言,还是应该趁年轻生二胎,会有更多精力照顾孩子。
据了解,在二胎妈妈群体中,像吕女士这样的高龄产妇比较常见。市妇保院B超室韦主任表示,为满足日益增多的孕妇检查需求,医院专门增设了夜间产前系统B超筛查服务,医生、护士常常要加班到晚上9点。“来赶‘生育末班车’的40多岁产妇真不少,我们医生上厕所都得掐时间。”韦主任无奈地说。
产科面临巨大挑战
市民王向东陪妻子来到医院做产检,他说,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预产期在11月4日。他们一大早就到产科门诊做产检,上午11点20分才轮到做胎心监护,等拿到所有检查报告后,要下午才能去门诊看医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急剧上升的分娩量已成为产科的头号难题。近段时间,市妇保院产科总护士长陈艳非常忙碌。虽然天气已转凉,但她却忙得汗流浃背。“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下午推迟两三个小时下班。”陈艳说,今年10月比去年同期多接收产妇约200人,工作量明显增加,产科床位非常紧张,经常得借用其他科室的房间。
市人民医院东三产科护士长介绍说,高峰时,普通产科病区加到80多床,实际上常规设置的床位只有近60张,部分产妇只能在走廊上加床。“医护人员也没有一刻空闲,时常要通宵加班,曾经一个晚上接生20个宝宝。”
今年二胎孕妇多于一胎
市卫计局资料显示,去年1至9月,领一胎生育证的有2967人,领二胎生育证的有2025人;今年1至9月,领一胎生育证的有3751人,领二胎生育证的有4390人。
市卫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从登记情况看,今年预计出生的婴儿要比去年多3000人,而且二胎孕妇也明显增多,全市二胎孕妇占比从2015年的40.5%提升至今年的53.9%。
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升高趋势,我市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对此,市妇保院副院长徐云萍提醒,目前在孕的孕妇如果原有基础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心脏病、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或出现妊娠并发症的,请一定要到市级医院找产科和相关科室专家联合进行重要脏器功能综合评估,看是否适宜继续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