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生病 宝妈怎么给宝宝酌情用药

产品

2016年07月14日

 

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立马去药店买药,连哄带骗让孩子喝下去。您是否一直在这个干?那可得注意了,因为这有可能是给孩子“下毒”。

我国儿童药市场问题多多。首先是儿童用药种类偏少。据国家食药监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滴剂、气雾剂等,品种数都很有限。这是因为儿童药品研发投入大、耗时长、临床试验复杂、对口感和安全要求很高、风险大,市场教育和推广难,所以企业研发和生产儿童用药的积极性不高。

笔者在本市不少药店走访发现,除了一些婴儿用药外,市面上专门针对儿童的药剂很少,大多都是将儿童用药与大人用药混合使用。

进入夏季,今年4岁的俏俏总是口腔溃疡,俏俏妈去药店买药时,药店营业员拿出一款的口腔喷雾给她,这款药品并没有明确说明大人用药和儿童用药,营销员告诉俏俏妈这款药既然没有写明,就是大人和小孩都可以用。

用药靠掰?剂量靠猜?家长担心儿童用药安全性

其次是儿童用药法规的缺失。无论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还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未对儿童用药提出特殊规定,即在法规方面已经把儿童用药成人化了,致使我国儿童用药的注册和监管无专门的法规可依。此外,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尚未设置风险利益评价体系,对儿童用药安全保护不够。

 

俏俏妈表示,对于目前的儿童用药,尤其是一些片剂的儿童药品,作为家长,他们根本掌握不好用量,有一次,她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开出来的药片,医嘱上写着每次服用1/5片,因为不好分剂量结果一不小心服用过量,小孩子出现了皮疹和皮肤红肿等现象,辛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严重,所以俏俏妈现在一看到这种需要自行分剂量的小药片就胆战心惊的。

笔者对另一位家长采访时,这位妈妈也抱怨到“现在即使儿童医院开出来的药品,有时候也非儿童专用剂型,医嘱上有时写着服用半包、服用三分之一,甚至有一次带孩子去看病,拿到的是胶囊,医嘱上写着每次服用1/3粒,结果这位家长把胶囊内的粉末倒出来,估摸着分一下又得把剩余的药物粉末倒回胶囊,说实话,每次分剂量其实都是提心吊胆,因为剂量是否准确真的不好判断,一方面担心因药物量不足无法起效,另一方面又担心药物过量又引起不良反应。”

再次是国内对儿童的临床试验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真正能够从事儿童临床实验的机构屈指可数。主要是儿童临床参与人群缺乏民众进行人体临床实验。这就导致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效果等研究甚少,儿童药说明书中常见的“小儿酌减”、“请遵医嘱”、“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笔者采访市内不少儿科医生,他们表示其实自己用药过程也是战战兢兢,有时候为了安全,只能按自身经验估摸的用量。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孩子小,身体各器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肾脏,代谢能力弱。吃药不当会加重孩子的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无法分解毒素,还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害,引发一系列发症,例如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磺胺药、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林可霉素类、两性霉素B等均可引起肝脏损害,临床表现为胆汁淤积,肝细胞变性,坏死、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轻者还会导致食欲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药物过敏等。

有的家长认为输液治疗效果好,疗效快,殊不知,输液和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危险系数要大得多,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或引发各种脏器损伤,甚至造成终身残疾,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因此,家长们切不可不据病情而强求医生为患儿进行输液治疗。

儿童药的总量缺乏是影响其安全性最大因素。针对这一问题,2011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儿童专用药品研发和生产”,“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鼓励罕见病用药和儿童适宜剂型研发”。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的名誉主任吴震西教授指出,中药内病外治疗法,由于具很高的安全性,而且儿童的生理结构特点往往使得内病外治药方的药效发挥更完全。中药熏洗疗法是小儿发热中常见的中医外治法,已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并广泛应用。药物熏洗时,皮肤温度升高,血液血管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升,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熏洗疗法相对于输液和感冒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更少,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其代表产品有洗乖乖退热敷巾,它根据儿童生理病理特性,利用具有疏风解表功能的薄荷等植物,制成疏风解表的敷巾,通过煮水熏洗,借助热力的温热作用和中药的宣通理肺作用,迅速发散外感之邪,防止病邪入里化热引起咳嗽等,达到迅速缓解感冒、发烧、咳嗽、鼻塞等症状,由于其成分为天然草本,无激素、无化学物质,温和无刺激是儿童感冒、发烧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不少专家建议,为了减少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进行给药。同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药物,特别是不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所用药物品种宜少,严格按照说明书指示的剂量给药,联合用药应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日常生活中,家里不妨常备一些如洗乖乖退热敷巾等内病外治的儿童护理产品,一旦出现感冒发热初期的迹象,可通过产品应用阻断感冒、发烧进一步发展,打造宝宝健康体魄。

+1

来源: 作者:王晓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