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近6千新生儿视频遭泄露”的新闻将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推向舆论漩涡。媒体爆料称,在该院出生的近6千名新生儿视频在父母不知晓的情况下,出现在了某商业视频网站中。视频中还包括“入院日期”、“年龄”、“诊断病情”等信息。昨日午间,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发布声明称,向患儿家长表示道歉,视频流出系“黑客”修改数据后造成的传播。
事件回放:近6000名新生儿视频流出
“自己孩子的视频怎么未经允许,就被人放在了网站上呢?”
近日,合肥市民向媒体爆料称,自己的孩子在省妇幼保健院刚出生时的视频被人放到了商业网站上,询问应该如何维权。
昨天,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致电爆料市民后了解到,此前在该商业网站上,共有5793个新生儿视频被流出。
让父母们担心的是,与视频一起流出的还包括孕产妇的“入院日期”、“年龄”、“诊断病情”等信息。
“视频里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全貌,保温箱上贴着的‘病区’、‘入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入院日期’等信息也都一览无余。”该市民介绍称,视频的上传者为“安徽妇幼论坛”,该账号共上传了5793个视频在该商业网站上,上传内容“全是新生儿的视频”。
“这里不是该出现孩子视频的地方。”该市民向记者透露,入院期间,院方曾向自己介绍过,如果家中亲朋好友想在家看孩子,可以通过该院官网实现。
“只要输入住院号、账号、密码等信息就能看到孩子在医院期间的视频。但没想到视频居然流传到了商业网站上。”该市民称。
事件进展:涉事视频被删除 论坛暂停服务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安徽妇幼论坛”……昨天上午十点,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登录该商业网站并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爆料中的涉事视频已被删除。其中,在该网站检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已经搜索不到任何结果,爆料中声称的视频上传者“安徽妇幼论坛”也无法被检索到。
随即,记者尝试通过“安徽妇幼网”、“安徽妇幼论坛”查阅信息时发现,该论坛已显示暂停服务。
昨日午间,省妇幼保健院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院于2014年,为方便新生儿科的宝宝家长在家就能看到生病宝宝在医院的治疗情况,率先在安徽妇幼网上开通了新生儿视频探视的公益活动,家长在家就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宝宝的视频。
“2015年初,为了逐步完善网络视频安全,我院对新生儿视频探视已采用新的方式,通过宝宝家长的QQ直接传给宝宝家长。”该工作人员称,截至目前一直使用这种方式,每周安排工作人员给每位宝宝的家长传送一份视频,“此项活动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一致肯定和欢迎。”
院方回应:向家长致歉,追究“黑客”法律责任
那么,数量如此大的视频是否真的流出过?又是如何流出的呢?
“向家长致歉,确有视频流出,但是黑客所为。”该院一负责人昨日向记者如此表示。
昨天下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官网、官微、媒体等渠道发布了《关于我院新生儿视频在商业网站传播一事的初步调查情况说明》。
说明中称,7月11日,获悉有关网站反映该院新生儿视频在商业网站传播一事,院方高度重视,并立即对此事展开调查。
说明中表示,通过初步了解情况,该传播视频涉及2014年至2015年3月之间的住院患儿(不包括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但流传视频不涉及患儿家长的家庭住址、手机、家庭电话等个人信息。
对于网络上热议的“幕后经济联系”,该院回应称,“我院采取网上新生儿视频探视,是极大方便患儿家长探视的便民公益项目,所有视频探视均不收费,旨在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服务,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该院在说明中明确表示,经初步了解,视频保密数据是被“黑客”修改,造成一些视频被传播。此外,该院已于7月11日上午9时,向合肥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报案,我院将积极配合公安网监部门对该事件进一步调查处理。
“对由此事件造成的影响,向患儿家长表示深深地道歉。我院保留向安徽妇幼网因保密不畅,视频被私自转载至56网,并造成不良影响而经法律追责的权利。”该院还在说明中称,市公安局网监支队已发文责令相关网站立即删除有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