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两款同一品牌但不同地区销售的奶粉。左边的是港版包装,标注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而右边的德版包装只有保质日期。消费者应多留意这类的保质期标注。
最近,关于婴幼儿奶粉的话题则更多的是关注到其保质日期上,有国产奶粉的保质期竟然长达3年。那么,对于婴幼儿的配方奶粉的保质期究竟应该是多长呢?
记者通过走访一些婴幼儿店进行了解,大部分商家表示,一般国外生产或进口的奶粉,保质期大多数都是只有1年半至2年之间。甚少有超出这个保质期限的奶粉。
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个别的企业才会把生产日期标三年,其实在国外几乎没有三年保质期的奶粉,一般都是一年半的保质期。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不应该标三年,奶粉的有效期有两个节点,一个是从牛身上挤下来的鲜奶到喷成原料粉;另一个是从原料粉加工成婴幼儿配方奶粉。
◆奶粉时间长容易变质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所售奶粉,国产与国外的标注时间基本都是两年了。而早在几年前,国产的保质期标注是一年,而外资奶粉保质期是两年,后为国产奶粉不断向外资奶粉靠近,也开始标注两年。考虑到奶粉的新鲜度和氧化程度,业界专家认为一年保质期比较科学,奶粉质量也比较好,保质期到底要多长时间一直存有争议。
记者发现有市民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他在市场上购买了九大品牌的27罐奶粉,送到第三方去检测。除了一个洋品牌的奶粉没有出现漏气和氧化的现象,其他八大品牌均有漏气和氧化的情况。从检测结果来看,不管是进口奶粉还是国产奶粉,相当一大部分的包装是不合格的,其中包括一两个软包装和大部分罐装。虽然一直认为罐装密封效果好,但检测结果令人吃惊。该调查提到,奶粉氧化以后很容易受潮,氧气和水粉进入之后容易成粉团,这样的奶粉很容易变质,也容易产生黄曲霉菌毒素。这也是很多奶粉接到消费者投诉的原因。氧化度过高,四到五个月之后氧化变质就不能吃了。当时检测的所有产品均在保质期内,甚至很多产品保质期在一年内。
◆新政将出台,行业面临洗牌
虽然奶粉的保质期长短在专业人士看来仍有争议,但是专家提醒消费者,尽量少买临近保质期的产品。目前受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临近保质期降价促销的产品并不在少数,一些企业的库存压力仍然比较大。随着新政出台的临近,市场销售临近过期产品的现象还会继续上演。
据悉,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正在修改。预计三月底或四月初,奶粉新政将出台。有相关人士表明,新政出台后,奶粉行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品牌会大幅减少三分之二,只保留三分之一。企业的话语权和渠道的话语权会发生逆转。会有一大批的经销商和门店退出市场。此外,奶粉国际化的趋势也会增加,由于在国内生产奶粉的风险越来越大,而国外生产成本比国内低,劳动力成本也有优势,加上关税下降等因素,通过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奶粉会迅速增加,包括国产奶粉到国外建厂。而国内奶粉企业则面临着批批检测、月月检测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