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本报“神秘顾客”参观卫生巾检测
你知道吗?市面上销售的部分卫生巾含有荧光增白剂。昨日上午,本报与武汉市质监局联手展开的卫生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出炉,在本报“神秘顾客”送检的25个样品中,有两个样品检出荧光增白剂。检测专家表示,荧光增白剂不像一般化学成分那样容易被分解,在人体脏器内蓄积,有潜在致癌风险。
检测
两样品检出荧光增白剂
昨日,在位于东西湖区的武汉质检所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记者看到新出炉的检测结果。
此次检测的样品由本报“神秘顾客”采购自武汉三镇各大商超,总计25批次样品,涵盖了国内市场卫生巾品牌。检测从上周四开始,分微生物类项目、荧光增白剂项目两步进行。
在微生物项目检测中,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及致病性化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符合相关标准。
该中心工程师李梦迪表示,这个结果表明,市面上经销的卫生巾产品在致病菌方面的质量控制较好,但是在检测过程中经过初步增菌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卫生巾品种都是无菌产品,有些卫生巾中还是含有一定的细菌。
而在荧光增白剂项目中,标称苏州冠洁生活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米娅牌卫生巾(超薄亲肤棉柔瞬吸干爽创新2合1型)、标称杭州可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薇儿牌无湿干卫生巾(贴芯超薄棉柔型)检出了荧光增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