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时常常感到口中索然寡味,于是,有些家长就会以糖来增加孩子的食欲。
殊不知此举违背了“甘能伤脾”的养生理论。就是说如果让孩子吃过多甜食, 就会使孩子体内消耗掉大量维生素,伴口腔内唾液减少,因此,食欲反而更差。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服药后,怕孩子口苦,随即适当吃些糖解苦。
这两种常用做法其实都是错误的。
证实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了解感冒发热时人体的机理。 感冒发热时孩子会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消化机能失常,进而出现食欲下降的“状况”。这时候,让孩子吃糖,尤其是饭前吃较多糖的话,就会引起血糖升高,使孩子失去饥饿感,便更不愿意进食了。
其次,生病时吃糖过量会降低孩子免疫力。
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糖质会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加快生长繁殖,引发疖疮等皮肤感染;
2、当糖在体内分解产生热量时,会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酸性代谢物,使机体呈酸性体质。酸性体质不仅容易感染,还可引起其他一些儿童期疾病,如软骨病、脚气病、慢性消化不良、性情暴躁等,严重的还可引发免疫系统疾病。
父母真正应做的是,在孩子生病时,多安排他休息、多饮水,以利降温和排泄体内有害物质;其次,用心营造一种安静适宜的氛围,让孩子感到来自家庭的切实温暖;最后,饮食方面清淡为宜,选用易消化、有营养的最好。
除了让孩子服药后用糖解苦的错误错法外,一些家长为了让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的孩子服药,会采用如碾药、灌药、加糖或果汁等方法。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同样是有害无益。
1、比如捏住鼻子强行喂药,由于孩子呼吸道短而窄,药物就可能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2、孩子感冒一直好不了,情急之下妈妈将几种昂贵的抗生素,一同让孩子吃下肚,反而病上加病……
3、一些药物要求吃药前调匀糖浆药剂,这是因为药物放置后会产生沉淀,服药达不到效用,但很多家长会忽略等等。
出现过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马上纠正。千万别好心办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