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妈看着自己快两岁的女儿牙齿竟然变黑了,买来儿童牙膏为孩子刷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效果,在朋友建议下才想着带孩子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看看,这一查才知道孩子竟患上了“奶瓶齿”。自己的宝贝怎么会得了这病?贵医口腔内科副主任医师卢虹告诉记者,在她接触的儿童牙病中,奶瓶齿占的比例可不少。“在门诊上常会看到有的宝宝还没等到乳牙出齐,已经长出的牙却变黑了,这种现象一般都是奶瓶齿所导致的。”卢虹副主任医师表示,奶瓶齿主要是由于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的。
什么是奶瓶齿
卢虹副主任医师介绍,奶瓶齿是指已经长了牙齿,却还在用奶瓶吃奶的婴幼儿所患的一种龋病。爸爸妈妈们会发现,有的宝宝乳牙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长出来的牙已经坏掉了,有的甚至会变成黑色,牙根也烂掉了。其实,这些现象大都是奶瓶龋造成的。
“很多家长为了图省事,孩子晚上哭闹就塞上奶瓶,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奶瓶齿。”卢虹副主任医师表示,奶瓶齿多发于孩子2-3岁时,不仅牙齿发黑,而且会烂牙,导致牙痛,孩子非常遭罪。除此之外,碳酸饮料对儿童牙齿的危害也比较大,会导致虫牙,一般4~10岁的孩子发病率比较高。
另外,造成奶瓶齿的另一原因是爸爸妈妈没有按照正确的姿势喂养宝宝。宝宝在喝奶的时候,奶嘴所处的位置一般是宝宝上门牙和下门牙的中间位置,奶头顶的位置是宝宝的腭部。在喝奶水的时候,宝宝几乎所有的牙齿都被浸泡在奶水或者糖水之中。虽然宝宝喝得很舒服,但常常导致口腔之中细菌滋生蔓延。
奶瓶齿对宝宝的危害
那么,奶瓶齿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卢虹副主任医师做了详细介绍:
1.长期使用奶瓶会产生龋齿
长时间含着奶瓶会使宝宝细菌入侵口腔环境病大肆繁殖蔓延。一些宝宝口腔清洁得差,大人不注意护理,于是就会导致宝宝形成龋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蛀牙。
2.导致宝宝地包天
宝宝在断奶之前,奶瓶是最好的喂养工具。但是,在喂养宝宝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喂养的姿势,最好是45度角抱住宝宝,使得奶瓶与宝宝形成90度来进行喂养,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日后变成“地包天”。
3.不利于宝宝长牙和学习说话长期、过度使用奶瓶会让舌头和上颚承受过多的挤压,造成宝宝牙齿长不齐。宝宝学说话后,奶瓶使用不当甚至可能会导致说话含糊不清的情况。
婴儿长奶瓶齿怎么办
在行医经验中,卢虹副主任医师称,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孩子含奶瓶的习惯,甚至牙齿发黑了也认为日后换牙齿就好了,这些想法都不对。宝宝一旦出现奶瓶齿,家长不要迟疑,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一般来说,初期医生都会建议宝宝进行简单的涂药治疗,但是,以涂药方法治疗龋病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或剥脱状的环状龋,不易制备洞形的乳牙。不管怎样,都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去除病变组织的手术。简单的说,就是拔牙。
她表示,为了避免儿童牙病的发生,家长一定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如果宝宝已经有这种习惯,可以用温开水代替奶粉。“宝宝开始长牙以后就要经常用纱布擦拭口腔,孩子1岁半到2岁时好奇心比较强,看到大人刷牙也会跟着学,家长可以借这个时机培养宝宝刷牙的习惯。宝宝长出乳牙之后,要经常去口腔科例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赶紧治疗”。
另外,父母不能为了怕麻烦,就让宝宝叼着奶瓶睡觉。要是宝宝已经习惯了,一定要尽快纠正。而孩子每每喂完奶后,家长都要好好清洁孩子的小嘴巴,让孩子的小嘴保持干净。哪怕是宝宝还没有长牙,也要重视这个问题,不然宝宝就会出现坏牙。当然,建议宝宝断奶后就尽早抛弃奶瓶,改为用小勺子或水杯喝水,并且让宝宝养成饭后一定要漱口的好习惯,再由漱口慢慢变成自己刷牙。宝宝24个月之后,妈妈可用宝宝专用的牙刷,在宝宝吃过东西后及睡觉前给宝宝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