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性早教,早不是新鲜话题。但手头有个比较撕逼的新闻,据日前《现代快报》报道:近日,有家长在网上吐槽,“给孩子买了几本早教书,里面的内容让人万万想不到,现在早教方面的书籍内容已经这么奔放了。”这位家长还贴出了书的图片,内容是一个小男孩摸自己的小鸡鸡,妈妈发现后告诉他不能随便摸,可能会伤害到它,影响健康。
这内容尺度过大吗?妈妈这么早教,就不高大上吗?笔者倒是对这位吐槽的家长和大惊小怪的媒体表示惊讶。
先看看中国古代。古代虽然在男女之事上比较遮掩,但教材和工具也是有的,且相当之泼辣大胆。性教育工具,比如“嫁妆画”和“压箱底”。“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约有8-12张不同性交方式的春宫画,多用木版印制,乡土味、民间色彩很浓。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里,新婚之夜,对性很无知的小两口,就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压箱底”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外形多为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放在箱底以辟邪,待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让女儿学习“夫妻之道”。
再看国外。日本小学第一册《卫生》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性器官的图。初中有特别讲座,学校会呼吁学生不要进行危险性行为。高中在体育保健课和家庭生活课里有性教育,关于避孕、性病,还讨论伦理道德和流产的问题。荷兰的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可以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性话题。
连春宫图都能登上“大雅之家”,遑论妈妈教孩子要注意生理卫生,别把“小鸡鸡”摸发炎了之类。当代这些早教书,说白了就是普及生理卫生,而且书的内容其实已是“删节版”和“美化版”,何况里面还有个粗知医学知识的妈妈,还比较婉转地谆谆教导。
有些事,别用放大镜勘察尺度,早知道比迟知道好,早明白比迟明白好,搞得太神秘,结果却不一定好,或许会“勾引”熊孩子们奔命往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