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海外奶粉代购陷阱 国外空运纸箱

产品

2014年03月05日

海外奶粉代购陷阱 国外空运纸箱

海外奶粉代购陷阱 国外空运纸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通过海外代购,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海外代购却有许多外行人想象不到的陷阱。曾经做过海外代购的小杜向记者爆料称,“代购商”要把国内货“包装”成洋货,手段很多。

如有人专门购买国际物流单号,贴在国内的发货箱上,有人从国外运空纸箱,把国产货装进“国际纸箱”里,还有人连货都不经手,只是个二级代理商却敢号称海外代理,小杜说,一些不正规的代购商利用上述“手段”,抢占了一部分海外代购的市场,小杜在做了两年后,已经不再坚持了。

近千元奶粉寄来成了废品

市民孙女士前不久通过海淘的方式,一下买了8罐婴儿奶粉。“我是从德国的一个购物网站上买的,之前同事们有在那买过的,一个月左右就能到货,而且包装什么的都没有问题。”孙女士代购的8罐奶粉,由德国购物网站通过德国的快递公司发货,到了德国的转运公司重新加固包装寄回青岛,一共用了50多天时间。等奶粉快递到家后,孙女士打开包装箱,奶粉已经撒得到处都是了。

“我海淘没有找专门的代购公司,是自己在德文网上购买的,8罐奶粉的价格是102欧元,折合人民币900元左右,用双币银行卡直接网上支付的,支付了3天后,网站免费把奶粉快递到了德国的转运仓库。转运仓库的工作人员要对奶粉进行二次打包,这又收了400多元的运费,通过德国的快递公司转运到国内。整个过程中,转运公司或快递公司都没有通知我奶粉爆罐了。”

“拿到了爆罐的奶粉,我赶紧联系了那家德国网站,人家说是运输的问题,不愿意给我赔偿,再联系德国转运公司、德国快递公司和国内的快递公司,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赔偿。转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从德国将奶粉快递到中国,可能经过飞机运输、海上运输、火车或者汽车运输。每一次装卸过程都可能造成邮件内件的破损,尤其是真空包装的奶粉,如果将奶粉盒倒着放,或者其他快件压在包装盒上,或者是装卸过程中用力过大,都可能造成奶粉爆罐。他们只负责转运货物,不负责开箱验货,也没法给我赔偿。没办法我们又在青岛的超市先买了罐应急。”

一罐洋奶粉,成本价至少200元

家住平度的淘宝卖家小杜,曾经做过两年的澳大利亚代购生意,“当时我的表弟在澳大利亚留学,空闲时间多,所以我通过表弟做过一段时间的代购奶粉的生意,这个行业的水太深。因为同行太多,所以要想做得好也很难,我是依托自己之前做的皇冠网店这个平台来做,稍微好一点。”

那么向小杜这样通过正规渠道代购一罐国外知名奶粉,成本有多少?小杜以知名的可瑞康(karicare)奶粉举例,可瑞康1、2段在当地超市的价格一般是22.49澳币,1箱6罐是134.94澳币,邮费1箱75澳币左右。这样算下来1箱奶粉成本是209.94澳币,平均每罐可瑞康奶粉的人民币在230元左右。

小杜说,海外代购的成本一般是两大块,物品的购买价钱和邮费。其中邮费一般都不会有大的变动,而商品购买价,可能会有变动,比如当地的超市打折之类的,最低能拿到人民币80元一罐的奶粉。“在网上很多标价100多元的也称是直邮。而且还有当地的邮戳、购买证明,那肯定是假的,现在很多海外代购和国外物流公司合作,由物流公司提供国际物流单号,而单号由电脑随机产生,他们只需要付少许费用。网上跟踪显示奶粉由国外入境然后清关,清关结束转国内EMS。而实际上这些代购物品是直接从国内发的货,购物小票都是伪造的。有的代购商家还会从国外往国内邮寄空纸箱,目的只为获得纸箱上的国外邮戳。”

小杜告诉记者,澳大利亚的奶粉购买价和英国差不多,物流成本各个国家差别不是特别大,比如英国皇家邮政,6罐装的奶粉每罐物流成本是115元,12罐装每罐物流成本105元,20罐装每罐物流成本是100元。比利时bipost邮政的物流成本稍微低一些,6罐装每罐成本85元,20罐每罐成本是75元。“一罐正常渠道的洋奶粉,加上物流和奶粉成本,每罐的成本至少要200元左右。这就是极限了。”

 维权难,诉讼复杂成本高

通过海外代购,买到的物品出现问题或者是买到假货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卖家退换货,但是,众多的海淘一族告诉记者,想要退货或者换货,都非常困难。原因就是在海淘时,一般商家都会要求消费者同意“不退不换”。

记者了解到,根据新消法的规定,网上购物实行7天无理由退换货,但是对于众多的海淘代购商来说,要想做到7天无理由退换货实在比较困难。购买到的问题“洋货”不能退换,那么,市民究竟应该如何维权呢?3月4日,记者咨询了山东柏瑞律师事务所的秦艳。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一旦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消费者有权依法要求厂商或销售商进行补偿。法律并未限定购买的形式,因此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直接购买或通过代购形式购买的产品如果出现问题,有权要求外国厂家对其进行赔偿。”

秦艳律师告诉记者:“不少外国公司在中国都有分公司或办事处,消费者在代购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这些机构协商。若厂商在中国无分支机构,找厂商维权则面临着涉外诉讼的问题。”秦艳介绍,很多消费者认为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成本高,而且还可能去外地打官司,维权比较复杂。

“这一类官司,首先是举证难,所以消费者代购回来的商品,一定要在快递员的面前打开包装,看看产品是否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就要求快递员开具证明,便于日后维权时使用。”秦艳律师说,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跨国诉讼过程非常复杂,索赔难度大,诉讼成本也远远超过索赔金额,国内消费者通过网络海外购物时,都可能遇到售后和索赔的难题,一定要选择大型有信誉的海外网站或公司,提前预见到在海外直购可能遇到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其他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1

来源:

推荐文章